宋代制茶基本都是蒸青茶葉,最常見的分法是依據(jù)外形分成兩種:一種是團茶(餅茶),一種是散茶(草茶、葉茶)。
散茶通常是將茶葉蒸青散形條茶,與現(xiàn)代通用的散條形茶類似。將蒸過的草茶搗碎而制成的茶末,就是末茶了。將末茶繼續(xù)加工,壓縮制成的餅茶就是團茶。
宋代草茶
草茶就是將采下的茶葉蒸青后以芽茶的形式焙干。當時,草茶主要盛行于兩浙地區(qū),于是出現(xiàn)了一大批比較有名的茶,比如“瀑嶺仙茶”、“五龍茶”、“大昆茶”、“小昆茶”、“雙井茶”以及被評為兩浙第一的“日注”等。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和大詩人歐陽修一生都嗜好喝茶,草茶之中尤其喜歡江西修水的雙井茶,歐陽修更是在他所著的《歸田錄》中,認為此茶是“草茶第一”。
宋代貢茶
宋代貢茶制度是建立在唐代基礎(chǔ)之上的,只是把貢茶生產(chǎn)基地由浙江顧渚遷到了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甌)。宋代恰值中國歷史上一個寒冷期,太湖冬天冰封,顧渚的新茶趕不到清明節(jié)前送到汴梁,而建安新茶走水運可以讓東京的皇帝及時喝上節(jié)前茶,“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因此皇家貢茶的生產(chǎn)基地就搬到了福建建安的北苑。
北苑貢茶
北苑地名始于后唐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十國時,王審知在福州建立閩國,當時建州吉苑里茶焙地主張廷暉在鳳凰山擁有數(shù)十里茶園,所產(chǎn)茶品質(zhì)上好。相傳當時閩王好茶,而且特別喜歡張廷暉的鳳凰山茶,于是不斷來索取,當時建州屢遭兵災戰(zhàn)禍,民不聊生,茶業(yè)難以維持。閩龍啟元年(933)張廷暉把鳳凰山方圓三十里的茶山獻給閩國,得到閩王封賜“閣門使”官職,并把鳳凰山辦成閩國的苑囿(閩國御茶園)。因鳳凰山在閩都北部,故名北苑。
蠟面茶
蠟面茶也有稱為臘面茶。在唐代早些時期,研膏茶是一種不加香料的自然茶,逐漸隨后由于士大夫階層講究品茗規(guī)格,在茶中滲入沉香木、麝香等名貴的香料,把自然茶發(fā)展成為香料茶已經(jīng)成為很普遍的現(xiàn)象。由于茶質(zhì)特佳,芬香撲鼻,沖泡后有乳狀物泛于茶湯之上,與溶蠟相似,所以定名為蠟面茶。
大龍鳳團
中國茶史上空前絕后的 “龍茶盛世”正是始于大龍鳳團。太宗興國二年(996),特置龍鳳模,第二年始造(997),龍鳳茶蓋始于此。北苑龍鳳茶是一種餅狀茶團,屬蒸青片類,龍鳳茶團面上印龍鳳花紋,龍紋稱龍團、鳳紋稱鳳團、合稱龍團鳳餅。每八餅為一斤。
小龍鳳團
慶歷年間(1041-1048),蔡襄取上品龍茶,所造的小龍團茶不僅是制作精細,產(chǎn)量極少,每二十餅為一斤。據(jù)記載歐陽修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經(jīng)歷二十余年,方才獲得一餅小龍團,茶蓋其貴重如此。歐陽修稱其茶為:“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以至當時王公將相都有“黃金可得,龍團難求”之感嘆。
密云龍與瑞云祥龍
宋熙寧四年(1071),賈青為福建轉(zhuǎn)運使,始制密云龍,二十餅重一斤,雙袋裝的叫雙角團茶,“緋”色包裝為賞賜大臣,“黃蓋”包裝為御用“玉食”。當時宣仁皇帝因被丐賜密云龍鬧得不得安寧,感嘆道:“叫建州今后不要造密云龍算了”,然而密云龍茶的名聲卻更大了。
以二十餅為一斤,而雙袋,謂之雙角團茶。大小團茶皆用緋,通以為賜也;密云龍獨用黃蓋,專以奉玉食”。哲宗時,“又改密云龍為瑞云祥龍。”
龍園勝雪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 年),漕臣鄭可簡創(chuàng)用“銀絲水芽”制了曠世絕品的龍園勝雪。龍園勝雪又有文獻稱龍團勝雪,其原料“銀絲水芽” 把已經(jīng)揀過的熟茶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縷,用珍器貯清泉浸泡,光明瑩潔,芽頭細如銀線。
白茶
白茶始見于宋仁宗慶歷(1041-1048)。宋時所說的白茶,并不是現(xiàn)代六大茶類中的白茶,而實際上是指茶樹的白化現(xiàn)象,清明前期茶園中會出現(xiàn)少量的變異茶樹,其株葉面呈乳白色,但隨氣溫升高,乳白色的葉片會逐漸轉(zhuǎn)為綠色。而在宋徽宗大觀年間,由于白葉茶產(chǎn)量極少,徽宗個人崇尚白色,又在《大觀茶論》中為白茶專門列傳,而使其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