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茶和栽培茶,是對茶樹種性特征和不同生育環(huán)境表述的一個定義。所以,從茶樹分類學角度來理解和詮釋,“野茶”不是茶,不是人類幾千年來所飲用的“茶”。它未通過人工馴化而并不適宜飲用,有的甚至還有微毒。據記載,1973年云南省曾經生產過一批緊茶銷藏,由于其中拼配了野生茶,產品進藏后藏民反應飲用后出現(xiàn)血壓不穩(wěn)、頭暈、拉肚子等不良癥狀,說明野生茶中含有一些不利于人體的成分。在西雙版納等古茶區(qū)的茶農,他們就沒有飲用野生茶的歷史,現(xiàn)在也不喝野茶。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有少量能飲用的野生茶,就片面地認為所有的野生茶都能飲用。
野生茶有兩個重要的價值:
一、它是證明云南是世界茶葉的發(fā)源地的重要可行性依據之一。
二、可以利用其遺傳因素在茶葉育種方面進行研究。野生茶作為一種寶貴的種質資源,應當?shù)玫奖Wo?,F(xiàn)在有部分茶商為了利益炒作野生茶,導致茶農過度采摘野生茶,這對野生茶種質資源其實是一種損害。
原云南省茶科所所長張順高說:所謂野生茶是指存在于天然林和開發(fā)過的天然林中與栽培茶種有親緣關系的茶組植物。是沒有被人類栽培馴化、大量利用的茶樹。人類社會千百年來所飲用的“茶”,在植物分類學里,被列為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茶亞屬、茶組、茶系。茶組被統(tǒng)一命名為“Camelliaslnensis(L)OKtze”,為全世界所采納。茶組里有37個茶種,目前世界各國栽培利用的“茶”,是茶組里的一個“種”,其染體多為二倍體(2n=30)??茖W意義上的“野茶”,是農學里“茶系”以外的近緣茶樹植物,沒有經過人工馴化栽培的。它們不是人類廣泛利用和飲用的“茶”。能否飲用,需待進一步的科學驗證。
只有經過人工馴化的茶,才能安全的飲用,真正的野茶是不宜飲用的,因為有毒。所以大家要走出野的誤區(qū),不是什么野味都好。其實只要是西雙版納茶區(qū)的生態(tài)茶,品質都很好,當年風行滿清朝野的古六大茶山的各類貢茶,在當時也就是臺地茶(因為那時也才種下去幾年)。關鍵是西雙版納獨特的氣候、土壤、海拔等綜合因素決定了版納茶的品質,而不是其他。
只有經過人工馴化的茶,才能安全的飲用,真正的野茶是不宜飲用的。正確的認識普洱茶中的野生茶,不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還可以避免造成對身體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