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jīng)》中的茶德
“茶經(jīng)法”強調, 飲茶重在個(gè)“品”字,是一種精神享受,更是一種價(jià)格的自我完善手段。
茶的飲用,最適宜品行端正,有節儉美德的人,《茶經(jīng)》中引用《晉中興書(shū)》,介紹了一個(gè)很有趣的故事;衛將軍謝安去拜方吳興太守陸納,陸納只擺出茶和果品。陸納的侄兒陸 ti唯恐怠慢了貴客,將暗中早已準備好的豐盛肴饌搬上桌來(lái)。謝安走后,陸納毫不留情地打了侄兒 四十大板,并責備說(shuō):“你既不能為叔父增添光彩,為什么要破壞我廉潔樸素的名聲?”在陸納心目中,用茶果接待賓客 ,最能顯示出品行端正、節儉清廉的美德。陸ti自作聰明之舉,實(shí)在大煞風(fēng)景,挨打活該。
至于茶具的使用,也得注意實(shí)用與檢樸。如復(外形似釜的大口鍋),最好是生鐵制成, 外表雖不大雅致,但很堅實(shí)耐用。若以銀制,當然整潔美觀(guān),卻嫌太過(guò)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