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位于中國西南腹地,地處長江上游,幅員遼闊,地區(qū)差異大,人口眾多,除漢族之外,還有彝、藏、羌、苗、土家等,民俗現(xiàn)象紛繁復(fù)雜。“天府之國”核心的四川盆地,又有悠久的種茶飲茶歷史,是我國栽培茶樹和飲茶最早的地區(qū)之一。四川人在其農(nóng)耕勞動、生產(chǎn)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禮俗,日常交往的社會活動中,產(chǎn)生、流行了為人們沿習(xí)和傳承的民俗茶俗。
四川民俗茶俗現(xiàn)象豐富多樣,生動有趣,四川民間文學(xué)中的古蜀神話、各種傳說、故事以及民間歌謠、諺語、《竹枝詞》、方言、歇后語的洋洋大觀,是人民群眾口頭創(chuàng)作并世代流傳的語言藝術(shù)結(jié)晶。本文僅以四川民間口頭文學(xué)文藝流傳的茶俗文化,作一個橫截面的實錄,概述四川民間文學(xué)中茶俗文化。
一、文化起源神話——神農(nóng)吃茶
都江堰(即灌縣)市是四川西路茶的主產(chǎn)區(qū),歷史悠久。在當(dāng)?shù)孛癖娭辛鱾髦褶r(nóng)時,人們在樹木里啃野獸肉,弄得肚皮發(fā)脹。一天,神農(nóng)睡在樹腳下,吃了從天上掉下來的水水,肚皮不那么脹了,他伸手捋把葉葉來嚼很澀嘴,卻可消飽脹。從此就有了神農(nóng)嘗百草得“澀”而解毒的神話。這個反映自然天象的神話,表達了人們對神農(nóng)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現(xiàn)都江堰青城山天師洞還存有唐代石刻神農(nóng)像,祠祀至今。
二、四川名茶的傳說
自古以來,四川就是我國栽培茶樹最早的地區(qū),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就以盛產(chǎn)茶而著稱于世。蒙頂山為蜀郡種茶的發(fā)源地,也是我國名茶的發(fā)祥地。峨眉山、青城山、鶴鳴山盛產(chǎn)名茶,并與宗教結(jié)緣,民間流傳著很多名茶的傳說。
1?!跋刹琛钡膫髡f
相傳西漢末年,邑人吳氏理真,在蒙頂山即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樹,“高不盈尺,不生不滅”。采制成茶泡飲能治百病,七株茶被人稱為“仙茶”,后來取名為甘露茶,茶樹歷經(jīng)一千多年,七株“仙茶”,在蒙頂山現(xiàn)存的漢碑和明清兩代石碑上均有記載。
2.鶴鳴仙茶凝如鶴
地處成都平原西部邊緣的大邑縣,素有“七山一水兩分田”的稱謂,丘陵山地層層茶樹似海浪,棵棵青茶綠如涓滴。
據(jù)傳,道家張三豐在鶴鳴教書時,聽人講鶴鳴山的茶唯白鶴停歇過的那棵才是好茶。三豐找到歇過白鶴的茶樹并打上記號,第二天采下樹葉制成茶,抓一點放進碗里,用開水沖泡后,看見茶葉漫漫張開,變成一只一只象在飛的白鶴。突然從茶碗中飛出一只,變成一個童諺鶴發(fā)的老頭,飄然不見了。三豐就采這棵茶樹籽,種遍鶴鳴山,制成茶不獻官,卻把茶葉分送給山民,治好了不少人的疑難怪病。后來,老翁度張三豐成了神仙。鶴鳴山茶被朝廷飲定為貢茶。
3。霧中山茶和八功德水的傳說
清朝有位皇帝,三十多歲頭上長出幾根白發(fā),令御醫(yī)在一年之內(nèi)主其白發(fā)轉(zhuǎn)青,不然,要砍頭問罪。御醫(yī)用盡藥方,仍不見效。有天晚上,他夢見一個和尚指著西方,比著“八”字。經(jīng)僧人解夢,是說西方道教圣地西蜀晉原縣開化寺后山上長的茶樹,制出的茶葉能除病益壽,“八”字指山那股八功德泉水。泉水泡霧山茶,皇帝喝了,白發(fā)就能轉(zhuǎn)青。御醫(yī)照此辦理,服用后,果然白發(fā)轉(zhuǎn)青。皇帝冊封八功德水為神水,御定霧中山茶為貢茶。宋代詩人陸游在蜀州作官司時品嘗此茶,賦詩一首“少逢重九豪華,南陌雕鞍擁鈿車。今日蜀中生白發(fā),瓦爐獨式霧中茶”。明代新都學(xué)者楊升庵贊此有: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凈、七不噎、八除病的特點,因此為名。
4??关暡璧膫髡f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高僧來峨眉山,把茶籽種在山上,還教山民管理茶樹的方法。從此,峨眉山上就有了茶樹,長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茶農(nóng)摘下茶葉制成香茶,緊結(jié)纖秀取名“峨蕊”,扁直形如竹葉取名“竹葉青”,游客們喝了贊不絕口。
一年,康熙游峨眉山,喝好茶,降旨每兩年向皇宮進貢一次。到時百姓們不能采摘,守著茶樹哭泣。一位身穿綠衣姑娘見狀,說她有辦法,將手中白紗巾在茶樹上一繞,茶樹全變成了白枝白葉,縣官司派人采摘制成,康熙一見大怒。不送貢茶時,茶樹又轉(zhuǎn)青,又制出香茶,康熙聽說,令全部砍光。等砍樹人一走,百姓就給茶樹除草、培土、施肥,第二年長得茂盛青翠,百姓又喝到香茶。年復(fù)一年的砍,百姓們年年培育茶樹,一連砍了九年,而且還連根挖,當(dāng)挖一棵老茶樹時,挖一下,長得高,象一把傘,結(jié)滿很多大茶果,縣令叫用刀快砍,茶果象雨點往縣令頭上落,這撥人逃之夭夭,從此再也不敢來砍茶樹,人們就叫那棵老茶樹為“抗貢茶”。
三、青城茶和花茶的故事
這些故事與傳說不同,不一定與歷史事實有什么聯(lián)系,情節(jié)多屬虛構(gòu),時間也不確定,是屬狹義的故事。
1。青城茶的故事
相傳,唐朝時,安祿山叛軍打入京城,唐明皇帶妃子慌忙朝成都逃跑。故事講述楊貴妃被逼處死后,唐明皇在夢中見到他心愛的妃子,在青城山獻茶請他品嘗,皇上見湯色碧綠,芽葉直立,清香撲鼻,茶水不渾不釅,聞到就覺得神清氣爽,喝了周身有活氣,連說好茶!夢醒后,叫隨從找當(dāng)?shù)刈詈玫牟柁r(nóng),連夜趕制這種茶,皇上封這為青城茶!青城茶早在唐時已是著名的茶葉產(chǎn)地,宋代著名的“味江茶園”就建在青城。
2?;ㄍ跖c茶姑的故事
四川從明代起開始制花茶,成都人喜愛喝茉莉花茶,流傳著一則有關(guān)茉莉花茶的故事。相傳,古時龍泉驛東山一帶,從大面鋪到海螺寺遍栽茉莉花。入夏,縱橫幾十里花香不斷。一天,有人看見石經(jīng)寺附近的茉莉花叢中,走出一個玉一般潔白,冰一般晶麗的一王子,被稱為“人間第一香”的花中王子。
龍泉山的云霧山中,生長著茂密的茶樹,每到夜晚,林中便走出一群茶姑,嘻嘻哈哈邊走邊笑,手拉著手結(jié)伴追趕茉莉花王。攆上后,王子熱情歡迎茶姑,在她們的青絲的鬢發(fā)邊插滿芳香的花蕾,久香不斷。后人詠嘆:“茶情偏與夜相投,心事鬢邊羞。薰醒半涼夢,能消幾個開頭?風(fēng)輪浸卷,冰壺低架,香霧颼颼,更著月華相惱,木樨淡了中秋”。成都人愛飲茉莉花茶,大概和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無關(guān)系。
四、民間茶俗歌謠
民間茶俗歌謠為人們在茶事活動中對生產(chǎn)生活的直接感受,其形式簡短,通俗易唱,喻意頗為深刻,內(nèi)容有農(nóng)作歌,佛句歌、儀式喪禮歌、生活歌、情歌等。四川民間茶俗歌謠十分豐富,具有巴蜀文化的特色。
1。農(nóng)作耕耘的薅秧茶歌
《送茶歌》:“大田栽秧排對排,望見幺姑送茶來。只要幺姑心腸好,二天送你大花鞋”?!扒嗲嗌H~采一籃,竹心蘆根配齊全。還有大娘心一片,熬成香茶送下田”?!掇堆砀琛罚骸疤栃睊煺招貞眩骷溢酃盟筒鑱?。又送茶來以又送酒,這些主人哪里有”。四川農(nóng)村薅秧有送茶送酒送鹽蛋的習(xí)俗,農(nóng)民邊薅邊唱歌是川西壩子“吼山歌”的重要形式。
2。生活茶俗歌
反映社會底層人生活辛勞的茶俗歌謠有《茶堂館》:“日行千里未出門,雖然為官未管民。白天銀錢包包滿,晚來腰間無半文”?!稉讲鑾煛罚骸皬脑缑Φ酵恚瑑赏榷嗯芩?。這邊應(yīng)聲喊,那邊把茶摻。忙得團團轉(zhuǎn),掙不到升米錢”。兩首茶俗歌謠唱出了他們艱辛和苦情。在反映家庭情感的茶歌《我要去看我的媽》:“巴山子,葉葉塔,巴心巴肝惦爹娘。圓茶盤,端茶來,方茶盤,端花來。不吃你的茶,不戴你的花,我要去看我的媽?!?/P>
3。儀式喪禮茶俗歌
儀式歌是四川歌謠中最為豐富的部分,內(nèi)容最全面的是婚禮和喪禮歌,《贊采茶詩》詳細記述舊時喪禮的程序禮儀。唱詞:“為兒親,去采茶。手提筐,身穿麻。山又高、路又窄,哭哭啼啼往前跨。抬頭望,見烏鴉,呱呱叫,叫呱呱,叫的昌兒爹(媽)。前日里爹(媽)為兒,今日里兒為爹(媽),好似反哺烏鴉。奏樂師,實在苦,情你吹個《鴉反哺》。朝前走,過山埡,一派青松亂交加。山坡趕羊羊亂跑,好似猛雨打殘花。奏樂師,不要慌,不要忙,請再奏一曲《山坡羊》?;仡^心膽怕,用手扳住茶樹椏。思念兒親雙淚灑,盈筐雀舌,滿筐龍芽,采得香茶便歸家。曲曲彎彎路,重重疊疊埡。不覺紅日漸西斜,急轉(zhuǎn)路三忿?!ε氩瑁杂踵?,思念兒親淚如麻?!瓰椴刹瑁细邇?,顧不得山遙路遠,急急忙忙往前鉆!奏樂師,聽得端,請吹一調(diào)《行鄉(xiāng)子》,壯一壯孝子行顏!抬頭望,望無邊。岷山頂上接云霞,不怕遠,來采茶,手提筐筐往上爬。……提起茶葉回家轉(zhuǎn),烹此新茶與親餐。一路之上不敢慢,急急猶如虎下山。奏樂師,你辛苦,請你打起包包鑼,擂動牛皮鼓,架起大蟒筒,吹首《下山虎》!”這首儀式喪禮歌產(chǎn)于都江堰。都江堰是四川產(chǎn)茶區(qū),茶農(nóng)一生在高山上種茶采茶非常辛苦,民間以采茶編成唱詞作喪禮司儀歌,寄托生者對死者的哀思和悼念,直接反映喪禮茶俗文化的歌謠還不多見。
4.情歌茶俗歌
情歌是民歌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魅力的部分,這里敘述的茶俗情歌,其語言,感情色彩,及表現(xiàn)出來的民情風(fēng)俗,都具有四川茶俗風(fēng)情的特色,把愛情表現(xiàn)的大膽、潑辣、直率、熱烈的有《太陽出來照紅巖》:“太陽出來照紅巖,情妹給我送茶來。紅茶綠茶都不受,只愛情妹好人才。喝口香拉妹手!巴心巴肝難分開。在生之時同路耍,死了也要同棺材”。把愛情表現(xiàn)含蓄。委婉的有:《高山頂上一棵茶》:“高山頂上一棵茶,不等春來早發(fā)芽。兩邊發(fā)的綠葉葉,中間開的白花花。大姐討來頭上戴,二姐討來誆娃娃。唯有三姐不去討,手搖棉車心想他?!薄锻筛琛罚骸鞍嗽峦砂嗽掳?,八月十五望月華。我手拿月餅來坐下,倒一杯茶香陪月華。我咬口月餅喝口茶,想起我情哥亂如麻”?!八脑峦烧匝?,小妹田間送茶湯。送茶不見情哥面,不知我郎在何方”?!对湓谘劬︻^》:“紅絲帶子綠絲綢,默念情哥在心頭。吃茶吃水都想你,眼淚落在茶碗頭。娘問女兒哭啥子,渣渣落在眼睛頭?!币圆铻槊?,以飲茶、送茶來表達對情人的思念和愛慕,篇篇美玉,散發(fā)著濃烈的生活氣息。男女對唱的山歌情歌有:哥唱:“妹兒采茶在山腰,青苔閃了妹兒腰;有心欄腰扶一把,怎奈隔著河一條”。妹唱:“這山采茶望那山,討得嫩葉做毛尖。哥哥不嫌味道苦,賣茶買來油鹽米,娃兒大小笑哈哈。高高山上一棵茶,一對麻雀往上爬。問你麻雀爬啥子,口干舌燥想喝茶?巖上綠了枇杷茶,郎在崖下放木漂。灘陡水急穿云過差點閃斷妹的腰”。枇杷茶為四川崇慶縣文井江西岸山區(qū)所產(chǎn),樹干高十余米,樹圍數(shù)十厘米,史稱“尤門貢茶”。這是姑娘們嬉戲唱給小伙們聽的山歌情歌。
5.兒歌茶俗歌
兒歌是四川民間歌謠中的一朵鮮花,最為有趣和絢麗?!锻跗牌牛谫u茶》是一首兒童做游戲所唱的茶俗歌,“王婆婆,在賣茶,三個觀音來吃茶。后花園,三匹馬,兩個童兒打一打。王婆婆,罵一罵,隔壁了幺姑說閑話”。這是一首用指頭做游戲時唱的兒童茶俗歌。先將雙手的大拇指中指、無名指撮在一起,各形成一個圈,然后將右手食指穿入左手圈內(nèi),將左手小指穿入右手圈內(nèi),左的食指與右手小指迭在一起,右手食指代表王婆婆,左手大拇指、中指、無名指代表三個觀音,右手大指、中指、無名指代表三匹馬,左手食指和右手小指代表兩個童兒,左手小指代表幺姑。游戲時,邊唱歌邊扣相關(guān)的指頭。這首茶俗兒歌,形式活潑,易唱易記,老少皆宜。
6.佛句茶俗歌
茶與佛家結(jié)緣很早,佛家在寺廟念經(jīng)等佛事活動飲茶。佛句子《大路邊一棵茶》:“大路邊一棵茶,不等春來就發(fā)芽。問你芽兒發(fā)得這么早?燒香居士要茶”?!稛悴枘钇饋怼罚骸俺跻皇鍙R門開,燒香居士上廟來。打開佛門迎接你,燒杯香茶念起來”。這是反映朝山居士和佛家念佛飲茶的茶俗歌。
五、茶俗諺語
諺語,川西地區(qū)稱為“口前語”,四川人說話都愛講上幾句。諺語為人們流傳的固定語句,簡短通俗,在民間茶俗中,隨處可見,衣食住行有:“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熬瞥灶^杯好,茶喝二道香”?!昂贸圆贿^茶泡飯,好看不過素打扮”?!安粺熅撇?,枉在世上走”?!扒倨鍟嬙娋苹ǎ衩子望}醬醋茶”?!伴_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幸福茶俗諺語:“當(dāng)家才知茶米貴,養(yǎng)兒方知報家恩”。自然知識氣象:“早晨發(fā)露,等水燒茶;晚上燒霞,干死蜞螞”。談吐茶俗諺語:“冷茶冷飯吃得,冷方冷語受不得”。持家經(jīng)營:“豐收萬擔(dān),也要粗茶淡飯”?!按植璧埐家律眩〕詢€用過得長”。林業(yè)茶俗諺語:“向陽茶樹背陰杉”。反映個人之間關(guān)系的:“人走茶涼”?!坝胁栌芯坪眯值埽彪y何曾見一人”。生產(chǎn)知識:“秋冬茶園挖得深,勝于拿鋤挖黃金?!毙l(wèi)生知識:“不喝隔夜茶,不吃過量酒?!笔欠遣杷字V語:“好茶不怕細品,好事不怕細論”等等。這些反映方方面面的茶俗諺語讀起來朗朗上口,其文化意蘊耐人尋味。
六、展言子(歇后語)——短文茶俗文化
四川人說話愛“展言子”,即說話時講幾句歇后語等。歇后語生動有趣,喻意貼切。地方特別的言子,指由某一地方特殊的而又為這一帶人熟知的人、事、物而產(chǎn)生的言子,多在言子產(chǎn)生的地方流行。四川什邡李家碾有個茶社名為“各說各”。人們便展個言子為“李家碾的茶鋪--各說各”?!般~炊壺?zé)_水泡茶--好喝”?!安鑹乩镱^裝湯元--有貨倒不出來”。“茶壺頭下掛面--難撈”?!安桎伆峒遥砥馉t灶”?!安桎侇^的龍門陣--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等等。
七、竹枝詞茶俗歌
竹枝詞流行于四川等地,在唐時,由巴渝一帶的民歌演變發(fā)展而來。自劉錫禹據(jù)民歌改作新詞后,內(nèi)容多寫當(dāng)?shù)仫L(fēng)情和男女愛情,盛行于世。此后,各代詩人寫《竹枝詞》的很多,也多詠當(dāng)?shù)仫L(fēng)俗。南寧范成大也作《夔州竹枝歌》:“白頭老媼簪紅花,黑頭女娘三髻丫。背上兒眠上山去,采桑已閑當(dāng)采茶”。此茶俗歌采用四川奉節(jié)的民歌竹枝詞這種形式來描寫采茶的大忙季節(jié),白頭老媼與背著孩子的黑頭女娘都上山采茶去了,充滿了農(nóng)村的生活氣息。清末民初人邢錦生《竹枝詞》:“蕭條市井上初燈,取次停門顧客疏。生意數(shù)他茶館好,滿堂人聽說評書”。四川曲藝表演地點多為茶館,聽眾可邊品茗邊聽書。清末,成都開始興建以演戲為主的茶園,同時供應(yīng)茶水點心及列飯。隨后戲班紛紛以茶園作演出場地,馮家吉在《錦城竹枝詞》中吟道:“梨園全部隸茶園,戲目天天列市垣。賣座價錢分幾等,女賓到處最銷魂”。當(dāng)時茶園還專辟有女賓席,掛簾遮掩。
八、四川土話——茶谷方言
四川話像川菜一樣,帶有濃厚的“川味”,在四川范圍內(nèi),十分通行。川味茶俗方言種種:
澀:茶。楊雄《方言》:“蜀西南人謂茶曰[上艸下“讠殳”]?!奔礉?/P>
釅:濃。釅茶解油大。
蒙蒙:膜狀物。隔夜茶,起蒙蒙,不能吃。
幺師:茶堂館。舊日稱茶鋪、旅店之招待員?!皹巧峡?,樓下客,聽我幺師辦交涉;幺師!摻開水”。
幺店子:農(nóng)村的路邊小店,賣日雜用品及茶水小吃,也供行人歇腳。
棧房:旅館。“棧房頭茶水齊備,請各位銀錢自理?!?/P>
呷茶:吃茶?!胺N田栽秧要呷茶?!?/P>
喝茶:品茗閑談?!岸鞗]得事,口子上喝茶?!?/P>
烹香:噴香?!败岳蚧ㄩ_了,烹香?!?/P>
拿煙倒茶:舊時一般待客套數(shù)?!澳脽煹共枵写腿??!?/P>
開:沖水?dāng)?shù)遍?!安枰热_”;付錢,“這茶錢我開了!”“才喝一開”,是指時間較短。
炊壺:茶炊,亦叫“炊炊兒”。炊壺?zé)臐L開水。
打圍鼓:川戲清唱,又名“唱炊兒”?!安桎侇^還是那堂人在打圍鼓?!?/P>
講理:在茶館請眾人評理調(diào)解?!皟杉叶颊J了人在口子上茶鋪頭講理?!?/P>
葉子:葉的稱謂。“把水先沖進茶碗先發(fā)一下葉子?!?/P>
白:無色?!皳竭^幾次水后茶水已無色白了?!?/P>
九、藝文茶俗
1.川劇《踏傘》
川劇是四川地方戲曲,流行于四川及鄰省地區(qū),頗具特色,深受人們喜愛。在眾多的川劇劇目的唱詞中又多吸收了四川民間諺語、口語,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不乏茶俗茶情。川劇《踏傘》中,書生蔣土隆為探詢仕女王瑞蘭是否婚配,有一段饒有趣味的對白:“大姐,可曾用過茶?”“兵荒馬亂,哪來什么茶喲”?!拔沂菃柶偶蚁碌钠覆琛?。顯然土隆所說的茶,不過是婚聘的代稱罷了。聘禮中必有茶葉,叫“下聘茶”,女方接受叫“受聘”、“受茶”。這是所謂“吃茶”,則表示這個女子已經(jīng)許配人家了。
2.以《茶館》為題材的藝文作品
四川茶館,有茶,有座、有趣;川味、川風(fēng)、川情。文學(xué)藝術(shù)家是引播茶俗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圍繞四川茶館茶俗文化,寫出和畫出生動有趣的眾生相,反映了四川濃郁茶俗風(fēng)情。
著名短篇小說《在其香居館里》,是現(xiàn)代著名四川作家沙汀在抗戰(zhàn)時期所發(fā)表的作品?!恫桊^里》一文反映四川茶館里的風(fēng)俗茶俗,寫到講茶,是說人們發(fā)生了糾紛,往往在茶館里吃茶講理;茶客:“拿碗茶來,茶錢我給了”。堂倌提著茶壺穿堂走過,興高采烈叫道:“讓開點,看把肥腦袋燙腫!”多么形象生動的描寫。
茶館茶俗畫。四川新津畫家曹輝,他的茶館茶俗畫,浸透了四川民情風(fēng)俗,畫四川農(nóng)村老百姓的生活,質(zhì)樸、粗獷、鄉(xiāng)土氣十足,茶館中的人物大眾化、平民化,情趣樸實,在帆布上畫的18幅四川道地的《茶館》畫,震驚巴黎畫壇,十分生動地展示出四川茶館的情態(tài)風(fēng)貌,是四川茶館茶俗文化的真實寫照??梢哉f畫中有茶,茶俗中也有畫。
綜上所述,文中所列舉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茶俗作品,是人民群眾口頭文學(xué)的瑰寶,它帶著泥土的芳香,集中了群眾的聰明才智,質(zhì)樸簡明,明朗歡快,詼諧有趣,反映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些流傳在民間口頭文學(xué)文藝茶俗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四川歷史文化中的精碎,是四川茶文化產(chǎn)生形成發(fā)展的根基。
這些茶俗文化產(chǎn)、流行和傳習(xí)屬于民間并達到民間的認可,為人們所共同沿習(xí)和傳承。茶俗文化一直流傳于四川人民群眾之中,保留著巴蜀文化的特性,透視出四川悠久的種茶、飲茶史,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文化心理,直接而深刻地表現(xiàn)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風(fēng)俗習(xí)慣。
四川民間文學(xué)中的茶俗文化,是民間自然積淀起來的文化現(xiàn)象,是人們心態(tài)的折射,既有傳承性,又有變異性,既十分古老,又打上時代前進的印記。四川茶俗文化在民間文學(xué)方面具有永久的價值,為四川茶文化增添豐富的內(nèi)涵,也是研究四川茶文化形成和發(fā)展不可缺少的資料,是進行多學(xué)科研究的豐富寶藏。
四川茶俗文化是四川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俗文化的形成和茶葉的傳播有直接關(guān)系,四川茶俗中的民間口頭文學(xué)文藝的吟唱、傳播,使飲茶在民間百姓中廣為普及。四川茶文化滲透進茶俗文化、文學(xué)藝術(shù)的方方面面,四川茶俗的演進史,其實就是一部茶文化傳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