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事野人與茶的故事
朋友最近從神農(nóng)架回來,對當?shù)氐木吧苁琴澷p,但是更叫他興奮的卻是“發(fā)現(xiàn)”了神農(nóng)架有野人出沒,說得聲情并茂、有板有眼的,讓人實在不忍心去反駁他,即便我很清楚,至今連科學家也不能肯定這個世界上是不是真有野人存在。
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野人,從科學家那里不會馬上找到答案,而從《茶經(jīng)》中卻能找到,那就是野人帶著一個名叫秦精的安徽人采茶的故事?!恫杞?jīng)》里的故事來自《搜神后記》,原文是這樣的:晉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忽遇一人,身長丈余,遍體皆毛,從山北來。精見之,大怖。自謂必死。毛人徑牽其臂,將至山曲,入大叢茗處,放之便去。精因采茗。須臾復來。乃探懷中二十枚橘與精,甘美異常。精甚怪,負茗而歸。
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晉武帝時期,安徽宣城人秦精常常深入一座名叫武昌山的大山采茶。有一天,他突然遇到了一個人,從山的北面而來,只見那人身長一丈有余,遍體是毛。秦精很害怕,暗自琢磨,估計自己小命不保了。那人徑直向秦精走來,牽著他的手臂就往山的深處走,等到了一大片茶樹林中后,就撒手放開了他,自己獨自離開了,也不去傷害他。于是,秦精開始采茶。過了一小會兒,那人又回來了,而且還從懷里掏出20枚又甜又美的大橘子給秦精。后來,秦精就帶著橘子和采來的茶葉回家了。
滿身是毛,身長一丈,這不正是影視作品中標準的野人形象嗎?茶本是文明的象征,現(xiàn)在它卻和象征野蠻的野人聯(lián)系在了一起,甚至可以猜想得到,那一片茶樹林正是由野人看護的,為什么會把文明和野蠻放到一起呢?
在我們現(xiàn)代人的眼里,古代中國人的生活場景多半是小橋流水處粉墻黛瓦,柳樹炊煙下雞犬相聞,人們過著自然、自得的生活。這讓現(xiàn)代人羨慕不已,但是古代人卻不這么想,他們認為環(huán)境已經(jīng)遭到了破壞,這樣的生活已經(jīng)不自然了,所以,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來要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了,認為只有回歸自然的生活才是最文明的生活。凡是物品,都以天然不加人力的為最好,即使加了人力最好也要師法自然,因為只有得到了所謂的自然之靈氣和天地之精華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東西,而人為恰恰是跟自然相反的。他們倡導以茶為飲,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要追求一種清淡的自然之韻。野人雖野卻是天然不加雕飾的,是真正文明的代表和守護者。因此,將野人和茶放到一起,茶的身價自然就會大升的。
非??上?,這個故事好像才說到一半就結束了,否則,我們應該能夠看到,由野人指點采來的好茶一定會受到秦精親朋好友的一致贊賞的。不僅他們會贊賞,我也曾經(jīng)贊賞了一把。去年一位朋友送了我一些安徽池州地區(qū)所產(chǎn)的野茶,盡管我根本分不清它跟人工茶園里的茶有什么區(qū)別,但是喝起來也總覺得它就是從當年野人帶秦精去采茶的地方采來的,喝起來感覺真是“味道好極了”。
因此,常常也能聽到茶人們對安徽茶業(yè)的抱怨:安徽有這么多好茶,有這么多有據(jù)可查的茶事典故,怎么不去好好開發(fā)開發(fā)呢?就以《搜神后記》里的這篇為例,一個戛然而止故事,不正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充分調(diào)動想像力的空間嗎?《加勒比海盜》、《哈利波特》、《星球大戰(zhàn)》拍了一集又一集,甚至連《西游記》之后還有《春光燦爛豬八戒》,之后又有《福星高照豬八戒》、《喜氣洋洋豬八戒》,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溢,秦精的故事怎么可以就這樣躺在故事書里原樣不動呢?
不管現(xiàn)在的人高不高明,原文的作者還是很高明的,留一點想像空間給讀者就多了幾分神秘感,反倒更能抓住讀者。
我曾經(jīng)做過一本關于茶葉旅游的書,去過一些茶鄉(xiāng),在每個茶鄉(xiāng)都收集到了一些當?shù)夭枞~的美麗傳說,故事的內(nèi)容多半都是菩薩、神仙或者野人把茶送給了一位像秦精一樣的普通百姓,后來廣為傳播,形成了今天的氣候。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上天很看中當?shù)丨h(huán)境,所以要把好茶賜給他們。這些故事一般都不會跳出這樣的套路,聽多了也就煩了。
這讓我想起巴爾扎克的一句話,叫:“第一個用花來比喻美女的是天才,第二個用花來比喻美女的是庸才,第三個用花來比喻美女的就是蠢材?!币叭速洸璩霈F(xiàn)在《搜神后記》里是創(chuàng)新,而現(xiàn)在只是換了一層皮,把地點和人物名稱改一下,隨處都去搬用,就流入俗套,變得下三濫了。同樣地,我們的傳統(tǒng)戲劇里,故事情節(jié)無非就是情定后花園、落難書生中狀元,但是觀眾卻百看不厭,可是《夜宴》一出來就被指責情節(jié)落俗,因為看上去像是《哈姆勒特》,原因跟上面的茶葉故事一樣,“蠢材”講的故事總不招人喜歡。
茶葉里的各種營銷方案不也是這樣嗎?10幾年前,新茶上市的時候,有人在茶莊門口支起大鍋,從茶樹上采來鮮葉,為顧客現(xiàn)場炒茶,人群圍得是里三層外三層,那場景可是相當壯觀的!可是現(xiàn)在,大家都去現(xiàn)場炒茶了,往往,炒茶的、講解的和服務的人還要比看的人多。茶葉拍賣也是這樣,最初的時候,一款茶葉拍出上萬塊錢一斤就可以登上報紙頭版頭條了,現(xiàn)在一斤拍出一百萬來,要是不給記者點車馬費,連中縫夾層都上不了。再以重走茶馬古道為例,2005年,茶馬首次進北京,茶市上可是萬人空巷,現(xiàn)在隔三差五就有一次馬幫重走××路,搞得馬兒跑累了,人也看累了??磥?,做茶葉的人,想要做出點成績來,還是要自己多動動腦筋,多搞幾個原創(chuàng)來。
再來說說《搜神后記》吧。傳說它是由大文學家陶淵明所作,但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卻說陶淵明的文章多不稱年號,而以天干地支來紀年,加上陶淵明逝于元嘉四年(公元427年),而書中卻有元嘉十四年和十六年發(fā)生的事,由此種種可以斷定是后人偽托其名而作。也許陸羽也并不認為《搜神后記》是陶淵明所作,因為,他并沒有把陶淵明列入茶人的行列。但是,就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不否認,《搜神后記》成書于唐代以前,而從文風來看,其中不少文章都有陶淵明式的瀟灑飄逸,因此,說不定《搜神后記》就是陶淵明所作呢,只不過當中又由后人增添了一部分。關于這一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研究。在這里,我們不妨再將其中的另一篇與茶相關的故事拿出來與大家共享。原文是這樣的:
桓宣武時,有一督將,畋時行病后虛熱,更能飲復茗,必一斛二斗乃飽。才減升合,便以為不足。非復一日。家貧。后有客造之,正遇其飲復茗,亦先聞世有此病,仍令更進五升,乃大吐,有一物出,如升大,有口,形質(zhì)縮縐,狀如牛肚??湍肆钪弥谂柚校砸货窂蛙鴿仓?。此物歙之都盡,而止覺小脹。又加五升,便悉混然從口中涌出。既吐此物,其病遂差?;騿栔骸按撕尾??”答云:“此病名斛二(二或作茗)瘕?!币馑季褪牵捍髮④娀笢兀ㄗ鲞^宣城太守)當政的時候,有一名督將,在一次打獵過后,不明原因生了病,身體虛熱,而且很能喝茶水,每次一喝就要喝個一斛二斗才夠,稍微減少一點都覺得不夠,給家里造成了很大的經(jīng)濟壓力。后來,有一個客人去拜訪他,當時他正在喝茶,這位客人早先曾聽說過這種病,便勸他多喝五升。喝完過后,這位督將大吐不止,并且將一個有升那么大的東西吐了出來。這個東西長了嘴,外皮像縐紗一樣,樣子像牛肚。客人吩咐把這個東西放到盆子里,用一斛二斗茶水去澆它,茶水全部被它吸進,看上去只覺得它微微脹滿了,接著再加上五升,茶水便從它的口中噴涌出來,正是這種噴涌的力量,把它從督將的肚子里推了出來。自從這個東西從督將的嘴里吐了出來以后,他的病好了。關于他所得的病,客人說:“這個病名叫斛二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