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茶之王者也。生于武夷峭崖懸壁之間,自然純粹,品高自顯。大紅袍的母樹在九龍窠陡峭絕壁上僅存4株,產(chǎn)量稀少,被視為稀世之珍。武夷山川靈秀,大紅袍湯香味厚,為世人所推崇。
除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huán)境,大紅袍的尊貴還在于去繁復精致的制作工藝。大紅袍的傳統(tǒng)制作流程共有10道工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可或缺,其中對茶質起關鍵作用的是“復式萎凋”、“看青做青,看大做青”、“走水返陽”、“雙炒雙揉”、“低溫久烘”等環(huán)節(jié)。在制作過程中既精選適制的茶樹品種,嚴格采摘標準,又運用精湛細致的焙制技術。
采摘:大紅袍有一套傳統(tǒng)的采制方法,是武夷山歷代茶農(nóng)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與總結出來。大紅袍鮮葉采摘標準為新梢芽葉生育均臻成熟,呈駐芽(開面三四葉),無葉面水、無破損、新鮮、均勻一致。鮮葉不可過嫩,過嫩則成茶香氣低、味苦澀;也不可過老,過老則纖維素老化,果膠物質少,滋味淡薄,香氣粗劣。而且應盡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帶露水采。
萎凋:萎凋是鮮葉喪失水分的過程。此過程對大紅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關系極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時,將鮮葉置于谷席、布墊等萎凋器上,攤葉厚度1-2kg/m2。陽光強烈時要二曬二涼,曬青程度以葉面光澤消失,青氣不顯,清香外溢,葉質柔軟,手持茶梢基部,頂葉能自然下垂為度。
做青:巖茶制作工藝最重要的階段是做青,做青是一個繼續(xù)萎凋和發(fā)酵相結合的過程,其技術性極強,一方面促使多酚類化合物發(fā)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進行速度。做青過程通過多次搖青使茶青葉片不斷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使葉片邊緣逐漸破損。并均勻地加深,經(jīng)以酵氧化后產(chǎn)生綠底紅鑲邊,而在靜置發(fā)酵過程中,茶青內(nèi)含物逐漸進行氧化和轉變,散發(fā)出自然的花果香型,形成烏龍茶特有高花香,兼有紅、綠茶的風味優(yōu)點。
殺青:殺青是結束做青工序的標志,主要的是把前階段萎凋做青過程已形成的品質相對地固定起來,并起純化香氣的作用。殺青過程主要采取高溫破壞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葉的繼續(xù)氧化,同時使做青葉失去部分水分呈熱軟態(tài),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礎條件。殺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溫,后期低火低溫出鍋。這樣才會保證大紅袍的品質。
揉捻:大紅袍制作工藝中,揉捻是形成武夷巖茶外形和影響茶葉制率的主要因素。揉捻時應做到:殺青葉需快速盛進揉捻機乘熱揉捻,以便達到最佳效果;初揉后即可投入鍋中復炒,使茶條回軟利于復揉,又補充殺青之不足。并使已外濫的茶汁中之糖類、酶類等直接與高溫鍋接觸,起輕度焦化而形成巖茶的韻昧,時間雖僅30s,卻對品質起很大作用。復揉除使條形緊結外,還能提高茶湯濃度。復揉手法與初揉相同,揉20余下即可進行“走水焙”。
初焙:巖茶傳統(tǒng)碳焙工藝“三道火”:初焙、復焙、燉火。第一道火“初焙”也稱為“走水焙”,在一個密閉的焙間中用培籠進行。在各個不同溫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復揉葉經(jīng)歷高、低、高不同溫度的烘焙,達六七成干下焙。整個過程10多分鐘。速度快、工作緊張,故又稱“掄水焙”。初焙的溫度要控制好,一定要高溫,有經(jīng)驗的制茶老師傅用手背便可測定出來。
簸扇、涼索與揀剔: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攤涼5-6h,以增進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澤沙黃而浦潤。再經(jīng)揀剔去除梗與茶樸,即可復培。
復焙:第二道火,即復焙,俗稱"中足火".揀剔后的茶條以90-100℃的培溫復焙1-2h,這樣就可以防止茶葉霉變和減少茶葉的苦澀味,茶葉的醇厚度就提高了。
分篩與歸堆:根據(jù)各成品茶的品質要求和火候標準對茶葉進行分篩、歸堆。
燉火:第三道火,即燉火,俗稱“燉火”,也就是茶在足干的基礎上,進行文火慢焙的過程。燉火過程的細致處理,為巖茶所獨有,而為任何其它茶類所不及,對增進湯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氣熟化等有很好效果。
裝箱:趁熱裝箱,也是一種熱處理過程,對品質也有一定良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