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統(tǒng)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統(tǒng)位于福建省東北部的福鼎市,境內山海相鄰,丘陵起伏。福鼎白茶的栽培與飲用的歷史悠久。唐代陸羽《茶經》即有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據史料記載,明清時代,福鼎白茶“產銀針、白牡丹、白毛猴和蓮心等,遠銷重洋”。
福鼎白茶文化系統(tǒng)在栽培的自然的空間上呈現(xiàn)立體群落結構,使白茶生態(tài)系統(tǒng)在物質循環(huán)與能量流動中達到了一種動態(tài)平衡,保持了相對的穩(wěn)定,實現(xiàn)肥力的自我維持,并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提供生存空間。在栽培上,白茶與番薯、蘆柑、桂花樹、木槿樹等作物套種,提高了白茶的香氣,也為茶樹提供了遮陰,同時減少病蟲害,使白茶的生長自然健康。福鼎白茶傳承了傳統(tǒng)而古老的制茶方式,是我國古代最早的茶葉制作方式,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白茶加工不炒不揉,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保持品種特性。
飲用茶作為福鼎民眾的生活方式,自然融入了福鼎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以茶為中心的茶民俗文化。尤其是在當?shù)禺屪宓纳?、勞動,會客、婚嫁、祭祀活動中,都能看到一缽煮好的茶,配合著朗朗上口的《敬茶歌》,凸顯了濃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