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至上,這一飲茶者的隱蔽基因,之于中國人,所謂新茶,綠茶而已。1934年,中國現(xiàn)代茶業(yè)先驅(qū)吳覺農(nóng)先生領(lǐng)導(dǎo)的一份全國性取樣調(diào)查--涉及當時全國22個行省,中國茶葉消費的普查性調(diào)查表明:中國人消費茶葉的種類,一半以綠茶為主體,一半為紅茶。但如果更仔細研究這份調(diào)查,凡以綠茶為消費主體的,皆為產(chǎn)茶省份。運輸之便利與否,是決定選擇何種茶葉種類的重要因素。另外,這份調(diào)查提供的中國人均茶葉年消費量為1.2斤,大約相當于同期英國人均年消費量的1/10。
綠茶與紅茶之分別,尤其是飲者味覺選擇與味覺依賴,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研究并理解奢侈品作為歷史動力的核心所在。凱瑟琳皇后那箱茶葉,是紅茶還是綠茶,作為一種指代,一個近乎玩笑的好奇,放諸茶的全球性演進格局里,改變世界的,甚至是無人意識到的微觀的群體性味覺偏好。這是這種好奇心的價值所在。
很簡單,再快的快帆,也無法使英國人像中國人一樣,在最短時間內(nèi)品賞到中國一芽一葉的新鮮綠茶。在那個年代,這是定論。這般現(xiàn)實之下,英國人的味覺會有何種選擇?
中國學(xué)者仲偉民注意到,1715年對英國是一個分界線,此后由于中國低價的綠茶進入,使英國飲茶人口劇增。而之前的“武夷茶”價格過于昂貴,購買者少--可否由“武夷茶”之名稱,來想象并推斷之前英國進口的中國茶是紅茶呢?由此斷論,大謬!
回到英國茶葉消費量暴漲200多倍的18世紀,研究者注意到的社會事實是:茶葉摻假。這是任何奢侈品在其時尚期,并最終導(dǎo)向平民化過程中,極自然的一個階段。當時的摻假方式也很“專業(yè)”:最常被用來摻假的葉子是山楂樹葉(用來冒充綠茶)和黑刺梨樹葉(用來冒充紅茶),樺樹、白蠟樹和接骨木的葉子也曾用來冒充茶葉。當然,用這些葉子泡出來的湯水并不很像茶水,因此就有必要加入各種染色劑。除了棕兒茶之外,這些染色劑還包括銅綠、硫酸鐵、普魯士藍、荷蘭粉紅、碳酸銅,甚至羊糞。在以上這些染料中,羊糞很可能是危害最小的一種?!恫瑁群谩㈤_拓與帝國》一書回這段歷史:“可以肯定的是,茶葉摻假的規(guī)模是很大的,因為它促使議會通過了禁止性的法律。”
摻假始自何時?是那一廣泛而深入人心的英國茶廣告,“幾乎可以與最好的進口武夷茶相媲美”--實則為摻假茶的廣告。這是1710年。至少,這一年份之前,紅茶綠茶,英國皆有。很難說當時英國人已經(jīng)完成了自己群體性味覺偏好的形成。
制造假茶當然不止英國人這么干。當年被英國東印度公司派往中國的植物學(xué)家羅伯特·福瓊記錄他在中國看到的綠茶“上色”:在炒茶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將這種染色劑撒到茶葉上。在茶葉出鍋前5分鐘,即燃燒一根香的時間,監(jiān)工用一個小瓷調(diào)羹把染色劑撒在每口鍋里的茶葉上。炒工用雙手快速翻動茶葉,以便均勻染色。
與更惡劣的將山楂樹葉冒充綠茶不同,中國茶農(nóng)只是將綠茶變得更綠而已。這背后的動力是:英國人認為綠茶越綠越好。受制于這種對綠色色澤的偏好,日本人在采茶前3周,即用草席將茶樹罩住,以增加幼芽的葉綠素。只是,這種由需求方?jīng)Q定供應(yīng)者,并導(dǎo)致供給方造假,已離英國造假過去100多年。這時,供求雙方的權(quán)力關(guān)系,已經(jīng)逆轉(zhuǎn)。
羅伯特·福瓊在中國更有價值的發(fā)現(xiàn)是:原來紅茶與綠茶并非不同的茶樹種分別制成,而是一樣的茶樹,不同的工藝而已。而此前,英國人以及歐洲人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紅茶與綠茶,茶樹迥然有別。1848~1851年,福瓊在中國待了3年。由他的描述看,至少這時候,綠茶仍是出口英國的種類之一。據(jù)說,當年的福瓊,“留了一條辮子,一旦離開上海之后,就將其頭上其他部位的頭發(fā)剃光,穿上中國衣服……他往印度送回兩萬種(中國茶樹)樣本,并將這些樣本用4條不同的船運送,以確保至少有一些能夠安全到達”。這是茶葉有涉國家安全與國家戰(zhàn)略的另一個話題了。
雖然沒有明確的記錄,而且早期中國茶進入歐洲,歐洲人也無能力分辨紅茶與綠茶,一般論著認為,這時候中國進口歐洲的綠茶更多。所以,凱瑟琳的那箱茶,估計綠茶的可能性更大。不過,在18世紀,英國人茶葉消費量大漲200倍的100年時間里,香氣與滋味的偏好形成與依賴,逐漸完成。
味覺偏好的形成,當然不可以單純以感覺系統(tǒng)為解釋單元,它是種種社會條件的集合。綠茶既已失去品嘗其鮮美時機,而且造假者甚眾,那么反過來它作用于飲者的味覺選擇--英國人的選擇其實也有限,其結(jié)果,自然與中國人偏好綠茶之傳統(tǒng),路分兩道了。大約到了18世紀末,綠茶在英國雖然仍受歡迎,但紅茶的銷量已經(jīng)超過綠茶。有統(tǒng)計表明:1783年英國獲得茶葉銷售資格的茶商,在其銷售的茶葉中有2/3是紅茶,1/3是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