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生動的斗茶描寫情景
范仲淹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他的散文《岳陽樓記》名聞天下,他還寫一首在茶文化史上與盧仝《飲茶歌》具同等地位的茶詩—《和章岷從事斗茶歌》,章岷是范仲淹同事。
“斗茶”又稱為“茗戰(zhàn)”,是一套品評、鑒別茶葉優(yōu)劣的辦法,它最先應(yīng)用于貢茶的選送和市場價格品位的競爭。宋代貢茶的基礎(chǔ)在福建建安的北苑,頭號茶也盛于此。而后經(jīng)蔡襄的介紹,朝中上下偕效法比斗,成為一時風尚。每年到了新茶上市時節(jié),茶農(nóng)們競相比試各自的機關(guān)報茶,評優(yōu)論劣,爭新斗奇,競爭激烈。范仲淹的《斗茶歌》,對當時盛行的斗茶活動,做了很精彩生動的描述。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水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新雷昨夜發(fā)何處,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終朝采掇末盈禪,唯求精粹不敢貪。研誼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圓中蟾。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吁嗟天產(chǎn)石上英,論功不愧階前蓂。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這醉我可醒。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令卻得聞雷霆。盧仝敢歌,陸羽須作經(jīng)。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斗草,贏得珠璣滿斗歸。
詩的內(nèi)容分三部分。首先寫這些斗茶的生長環(huán)境及采制過程,并點出建茶的悠久歷史:“武夷仙人從古栽。”中間部分描寫熱烈的斗茶場面,斗茶包括斗味和斗香,比賽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所以茶的品第高低,都有公正的評價。因此,勝利者很得意,失敗者覺得很恥辱。結(jié)尾多處用典,襯托茶的神奇功效,把對茶的贊美推向了高潮。認為茶勝過任何美酒、仙藥,啜飲后能飄然升天。
蔡襄《茶錄》中首先提到試茶時,應(yīng)選用建茶中的上好白葉茶來比斗建茶經(jīng)蒸焙做成餅狀,所以在試茶前,要先用銀碾將茶餅?zāi)胨槌杉毞郏儆煤Y羅篩濾,務(wù)必要碾得細,篩得密。
斗茶之前的準備工作,除了將茶餅?zāi)牒Y成極細的茶末之外,還須將茶碗及沸水準備好。水不可過沸,也不可不沸,如果水未煮開,沖茶時會起泡沫;水太沸,則茶易下沉。沖茶時,應(yīng)先將茶末傾入炙熱的碗中,再注少許沸水將茶末調(diào)勻。然后,徐徐注水,再用有相當重量的匙子來混融攪和,務(wù)使茶末和水調(diào)和成乳狀,注水通常到六分滿就行了。因為,白茶本身極香,不須另外加珍果、龍腦等佐料,加了反而會掩住茶本身的香味。
斗茶最起碼的要求是,茶末必須浮在水面,而非沉淀在碗底。茶浮是比試中的第一關(guān),其次是比茶色。斗茶在原則上是用上好的白茶來斗,所以貴在茶色白。因此,斗茶碗宜用黑色的建盞。
茶末和水若未用力拌攪,茶與水容易分離,產(chǎn)生游離現(xiàn)象,在碗壁周圍形成一圈水痕。頭茶時,往往以水痕先出現(xiàn)者為輸家;而茶面“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者為贏家。
據(jù)明人馮時可的《茶錄》記載,蔡襄對范仲淹《斗茶歌》中的二句詩“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有意見。因為,宋代認為極品茶以白色為佳,翠綠乃次級品。所以,蔡襄建議將“綠塵”、“翠濤”,改成“玉塵”、“素濤”才對,而范仲淹對此也稱善。臺灣木柵的鐵觀音茶來自福建安溪,而安溪茶與武夷茶是相同的系統(tǒng),所以臺灣鐵觀音茶的祖師張迺妙先生紀念館中,高掛著《鐵觀音茶頌》,把這位弘揚武夷茶的先賢范仲淹也譜入臺灣鐵觀音茶的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