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緣起,傳說只是傳說
關于碧螺春的傳奇故事很多,其中流傳最廣的便是“帝賜佳名”的傳說,康熙皇帝南巡時江蘇巡撫宋犖將“嚇煞人香”之茶進獻給皇上,康熙帝甚喜,然認為茶名不雅,便以此茶茶色碧綠,形曲如螺,采于早春,賜名為“碧螺春”。那么歷史真相是什么?
碧螺春之名最早出現于清代陸廷燦編寫的《續(xù)茶經》,引用了《隨見錄》一段話:“洞庭山有茶,微似而細岕,味甚甘香,俗呼為嚇煞人。產碧螺峰,尤佳,名碧螺春。”這條最早記錄碧螺春的歷史資料透漏了幾點重要信息,其一,碧螺春之名因“碧螺峰”而得,作者陸廷燦恰巧是帝賜佳名傳說中宋犖的學生,如果此茶因自己的老師而得名,學生自然會重提,然而沒有。鄭培凱教授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的這條記載注釋中寫明“此條對江南名茶碧螺春的歷史,如碧螺春名字為康熙南巡所題等一類傳說,有一定的證誤價值“。又碧螺春國家標準制定人謝燮清、章無畏、湯泉編著的《洞庭碧螺春》一書中也明確寫到“筆者查閱諸多史料、地方志和宋犖著錄,對此事并無記載。所以,帝王賜名的碧螺春只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僅僅是抬高碧螺春的身價,借帝王之威,使其名揚天下而已”。其二,關于碧螺春的外形,此條記載說“微似而細岕”,岕茶為明清時期名重一時的貢茶,立夏方開采,故而梗粗葉厚,岕茶為蒸青綠茶,不炒不揉,為片狀,如果碧螺春”似芥而細“,那么最初碧螺春應并非卷曲狀。其三,關于碧螺春的品質,此條記載說“味甚甘香”,那么碧螺春應具備的品質是甘甜度與香氣,異于常茶。
碧螺春盛名應是由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造就。一方面依托的是蘇州深厚的文化背景,蘇州的雅致精細文化賦予了碧螺春最鮮明的文化身份,其次,在碧螺春開始出現的清朝中后期及民國時期,中國戰(zhàn)亂紛爭,各地茶葉的生產皆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而蘇州歷來戰(zhàn)亂少,經濟發(fā)展穩(wěn)定,故而碧螺春的生產制作沒有間斷,在眾多歷史名茶中逐漸根基穩(wěn)固。最重要的是,碧螺春歷史以來主要銷往京、津、滬地區(qū),囊括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聲名自然更容易為眾人所知。
關于產區(qū),一島之茶也分三等
消費者一般認為,只要是出于東、西兩島的茶品質都不會存在問題,事實上,小小的一座島,碧螺春茶的品質也存在很大的懸殊。
首先,碧螺春獨特的花果香品質只出于茶果間作的茶園環(huán)境,也就是茶樹與各種果樹混合種植的茶園,茶樹在果樹適當遮蓋的條件下,夏遮烈日減少干旱,冬擋寒風減少凍害,對茶園的濕度與土壤肥力等都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所以,非茶果間作的茶園則品質一般要差,當然也不排除個別環(huán)境獨特的非茶果間作茶園產茶品質亦佳。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東西山的茶園皆是茶果間作栽培方式。
其次,并非越是高山上的茶越好,山頂巖石裸露,土質貧瘠,并非茶樹最適宜生長區(qū)域,山頂茶園大多是在八十年以后碧螺春擴種發(fā)展出來的新茶園。碧螺春最好的茶園是在山腰以下,古老的茶產區(qū)皆是在山塢坡麓,而塢底因容易積聚冷空氣,也不宜種植茶樹??拷臑I湖低地被稱為“魚塘地”,一般是水產養(yǎng)殖區(qū),種植在這種區(qū)域的茶樹所產茶葉氣濁香弱,品質不佳。
關于樹種,老茶樹資源越來越少
影響茶葉品質的四要素為天、地、人、種,其中樹種的品種特性是茶葉品質高低的根本性因素,可以說碧螺春的血統(tǒng)來自于碧螺春的本地茶樹種即洞庭種。洞庭種是植株高大型灌木,接近小喬木,現存的老茶樹最高可達四米以上,一芽一葉發(fā)芽盛期在四月上旬,真正的明前茶只有不到一個星期的采制時間,而清明前后多雨,晴天是碧螺春茶葉品質優(yōu)異的必要天氣條件,故而,高品質的明前碧螺春有時只有兩三天的適制期,產量極低,這是歷史上明前碧螺春昂貴的重要原因。
洞庭種大多是有性繁殖,世代用種子繁衍,個體間特征都會存在差異,就如一個母親生多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會不一樣,正是因為群體種的這種多樣性造就了碧螺春豐富多變的獨特香型。但群體種茶園品質不均衡,所制成品茶外觀不一致,產量比較低,難以商品化生產。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東西山不斷引進國家培植的外地樹種,皆是無性插扦繁殖,相同的基因復制,其品種特征均衡穩(wěn)定,但香氣單一,大多只是呈現清香而非花果香,口感滋味偏薄弱,缺乏厚重。
如今東西山的老茶樹資源越來越少,然即使是有限的老茶樹資源也基本沒有得到有效生產制作,因為老茶樹的發(fā)芽期晚,早茶品種搶先得到市場,等到真正的本地樹種進入試制期,市場上的碧螺春茶季已接近尾聲,茶價下降,故而茶農一般將老茶樹茶芽養(yǎng)大,制成炒青,用提高產量來增加產值。然而,茶葉采摘“過早則味不全,過老則神散“,炒青芽葉過大,已失去了碧螺春的韻致。所以,碧螺春群體種制作的高規(guī)格碧螺春已微乎其微了。對老茶樹的保護及開發(fā),恢復碧螺春的本質特征,是茶界需要重視的問題。
關于品質,文化身份亟待回歸
建國以來,國家對歷史名優(yōu)綠茶的恢復作了大量工作,然而,這幾十年來,綠茶恢復的只是作為農產品的身份,故而全國各地的綠茶品格特征越來越趨同,相似口感的綠茶有著不同的名字而已。近年來,傳統(tǒng)文化、精英文化開始復興,體現在茶的領域則是越來越多喝茶人開始關注不同茶的不同文化內涵,鐵觀音最先打破綠茶一統(tǒng)的市場、紅茶出現高端茶從外銷為主轉為內銷為主、市場的繁榮、武夷巖茶的天價神話、白茶的嶄露頭角……六大茶類開始平衡發(fā)展,個性茶得到喝茶人的青睞,這些風格各異的茶占有市場為大眾所知,依靠的是市場行為與民間行為,喝茶人開始主導茶的市場走向。喝茶群體的高文化素質化發(fā)展,使得缺乏個性特征的綠茶越來越難以得到喝茶人的認可。
綠茶的文化身份恢復是市場發(fā)展必然趨勢,這一兩年來開始初見端倪,越來越多茶界人士開始去挖掘這些歷史綠茶的本來面目,這本來面目是過去,是茶的種源血統(tǒng);這本來面目是現在,是茶的工藝拋開形式主義,走向內質;這本來面目也是將來,不斷有人如陸羽一樣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茶之上。那么什么是碧螺春的本來面目?我們如何去實踐碧螺春的本來面目?文化并非是形而上的,文化依托形而下而存在。碧螺春的文化身份不能僅僅依靠傳說與歷史,它必須依托茶當下的品質形成過程的深度與廣度,減少形式主義的追求,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與自然平衡的文化精神來主導茶的生產制作,用真正的品質來打動人心,這是碧螺春的文化訴求。
洞庭東山與洞庭西山的古老茶區(qū)存在于哪些地方?東山莫厘峰、碧螺峰、藏船塢,西山羅漢塢、包山塢、水月塢、明月灣,應該像武夷巖茶的三坑兩澗、普洱的六大茶山一樣具有獨特的身份。茶樹如何在生長?枇杷樹下、楊梅樹下、板栗樹下、橘樹下甚至松樹下,我們需要碧螺春不同的品味。茶葉如何在制作?張弛有度、剛柔相濟,遵循茶的自然變化,保持茶葉鮮活柔韌的生命力是根本。碧螺春的手工炒制,應產生真正手工的作用,就是“使素材的習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而非僅僅用手工拒絕機械化生產,用手工制作出沒有個性的產品。
碧螺春傳統(tǒng)工藝恢復倡導者
在這場碧螺春的文化復興運動中,顧野王茶莊已經獨立實踐了五年時間,使得碧螺春的話題不斷在蘇城發(fā)酵,乃至在全國茶界發(fā)酵。顧野王是蘇州先賢,顧氏先祖,顧野王茶莊在野王文化挖掘、三國宰相顧雍墓修復中是主要的民間推動力量,而在傳統(tǒng)文化的其他領域也多有涉獵,如昆劇原生種保護等。碧螺春的工作只是我們對蘇州茶的關注點之一,蘇州產茶處頗多,歷史上的虎丘茶與天池茶聲名盛起早于碧螺春,如今產茶處還有穹窿山、貢山、光福、樹山、靈巖山等,大眾不應只是盯著碧螺春一種,這幾年我們也在嘗試用碧螺春原料制作黃茶、蒸青綠茶等。碧螺春代表的是蘇州茶精神,而蘇州茶顯然還有更多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