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朱泥壺,首先是以壺體小為特點,這是對紫砂歷史的一種典型的傳承。其次,雖小但造型豐富,突出文巧與精致。第三,涌現(xiàn)出了惠孟臣、徐恒茂、惠逸公、陸思亭、張君德、潘仕成、邵柏原等一批名揚百年的朱泥藝人,以他們的名字稱謂的朱泥壺如“孟臣壺”、“恒茂龍蛋”、“逸公壺”、“思亭壺”、“君德壺”、“潘壺”等等,世代相傳。福建漳浦縣博物館館長王文經曾載文寫道:“這類茗壺造型規(guī)則,不重裝飾,特別是器表不銘款,無刻畫,忠實于作為茶具的基本功能。”
紫砂藝術的傳承使朱泥文化在造型與款識上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而處于明末清初一直到清中期,閩南淳樸的民風民俗又使朱泥壺獨特的藝術創(chuàng)造得以形成波瀾壯闊的氣勢。漳浦博物館王文經先生的研究表明,這類茗壺之所以會在閩南大量出現(xiàn),決定于一定歷史時期的這個地區(qū)人們的飲茶習慣和審美情趣,也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有直接的關系。但從歷史上看,早期對產自千里之外的宜興茗壺產生興趣,并使用收藏的,可能是閩南地區(qū)的官吏和商人,這個地區(qū)從明代嘉萬年間到清初,曾經出現(xiàn)一個繁榮時期。這一時期,民間文風大盛,三年一科舉,幾乎每榜都有人得中。僅漳浦一縣,從嘉靖至崇禎年間就有120人進士及第。這些人來往于北京與閩南之間,很有可能是他們推動閩南的茶俗與宜興的紫砂建立了這種特殊的關系。因此,首先是這個地區(qū)傳統(tǒng)的飲茶習慣催生了朱泥藝術的繁榮。清中期俞蛟的《夢庵雜著?潮嘉風月記》中寫道:“功夫茶,烹制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致……壺出宜興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450毫升)。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鼻迥┦櫛!堕}雜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漳泉各屬,俗尚功夫茶,器具精巧。壺有小如胡桃者,名孟公壺?!敝炷鄩爻似骶呔赏?,在泡茶中沖泡熱水后,壺身的色澤會產生更鮮紅的感覺,紅得羞澀,紅得高傲、紅得尊貴,而且富有變化的紅色令人心神蕩漾,大大豐富與提升了人們的審美情趣,愈顯其價值與珍貴。
在我收藏的300多個朱泥小壺中,來源共有四種:一是剛剛出土的;二是已經出土有一段時間,擁有者作為古董珍藏等待機會出售的;三是傳世壺,這種朱泥小壺往往有良好的包漿;四是過去出土的后來拿來沖茶了,這類朱泥小壺同樣也有較好的包漿。以上四種實際上是兩種,即出土壺與傳世壺,而出土壺在我收藏的朱泥壺中至少占了七成,也就是300個朱泥壺中超過200個是出土的,這些出土壺都是那個年代的隨葬品。王文經先生說,閩南地區(qū)朱泥壺的大量出土,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其后不斷有發(fā)現(xiàn)。例如在清康熙間太常寺鄉(xiāng)黃性震所捐建的荒冢區(qū)內,在一個幾十人的工地上,每天總有一兩件出土,其中近期出土的兩件“孟臣制”款,一件“秋圃”款朱泥壺,就是屬于下層人物,甚至是貧困到無力歸葬人的隨葬品。有趣的是,這些出土的朱泥壺,有些還是墓主先前在開山鋤地中偶爾得之于某個古墓,自己撿來重復使用,并作為隨葬品埋歸地下的。此類例子在若干年前還有所聞,或者可視為是一種收藏行為。這樣收藏至少在清代中期就在這一帶流行,并成為葬俗的一部分,沿用到近代。
由此可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物品像朱泥壺那樣成為各階層人士的陪葬品,而且在一個地區(qū)延續(xù)了300多年,這不能不說是紫砂文化與民俗文化相結合的歷史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