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冷,又到了喝黃茶的時候,捧一杯熱茶,讓咱們再扒拉一下黃茶的來歷,為什么,它要被叫做“黃茶”呢?
黃茶的歷史
明朝許次紓的《茶疏·產(chǎn)茶》中有記述:“天下靈山,必產(chǎn)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實產(chǎn)霍山縣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陜?nèi)私杂弥?。南方謂其能消垢膩,去積滯亦共寶愛。顧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鐺大薪炒焙,未及出釜,業(yè)已焦枯,詎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筒,趁熱便貯,雖只有綠枝紫筍,輒就萎黃,僅供下食,奚堪品斗。”
這與現(xiàn)在皖西黃大茶制法以及特點十分接近,可以說,明代中后期以前,就已有黃茶的生產(chǎn)了。
品質(zhì)特征
按照鮮葉原料的嫩度,黃茶可以分為黃小茶和黃大茶。細嫩芽葉制成的統(tǒng)稱為黃小茶,多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如君山銀針、蒙頂黃茶等;用粗老原料制成的,稱之為黃大茶,采摘標準為一芽三四葉或一芽四五葉。
霍山黃芽
霍山黃芽,有人將之歸入黃小茶,其實更多的時候,被人們歸入綠茶的范疇。
霍山黃茶外形梗壯葉肥,葉片成條,梗葉相連形似釣魚鉤,梗葉金黃顯褐,色澤油潤,湯色深黃,葉底黃中顯褐,滋味濃厚醇和,具有高嫩的“鍋巴香”。
加工工藝
黃茶雖然是由綠茶制法演化而來,但在加工技術(shù)與綠茶卻有不相同。其中在殺青到干燥的過程中,加入了悶黃的工序。比如徽之元的霍山黃茶制作工藝,在殺青之后,還分為了初烘、初悶、復(fù)烘、復(fù)悶……在反復(fù)的悶黃過程中,茶葉的品質(zhì)成分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隨著茶多酚的降低,氨基酸含量的增加,滋味逐漸變得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