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碗,又稱(chēng)“三才碗”、“三才杯”,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漢族茶具。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也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cháng)茶文化的一種體現。蓋碗,也不是自古就有之,主要是源于明朝朱元璋“廢團興散”后,茶的主要展現形式便是散茶,沖泡方式也發(fā)展為以壺和盞沖泡為主,后面為了讓熱水充分浸泡茶葉,又加了碗蓋。之后隨著(zhù)不斷演化發(fā)展,到了清代雍正年間,使用蓋碗泡茶,便逐漸盛行起來(lái)。
三才蓋碗的由來(lái)
蓋碗茶具,有碗、有蓋、有船,造型獨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蓋可入碗內,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時(shí)蓋不易滑落,有茶船為托又免燙手之苦;且只需端著(zhù)茶船就可穩定重心,喝茶時(shí)又不必揭蓋,只需半張半合,茶葉既不入口,茶湯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愜意,避免了壺堵杯吐之煩。蓋碗茶的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對于蓋碗的使用,目前主要有兩種形式。
作為蓋碗茶,用于單人使用
蓋碗在清代流行之初,便是作為個(gè)人品飲的茶器,沖泡與品飲功能合二為一,也就是將茶葉放入蓋碗當中,直接加水沖泡后,將整個(gè)蓋碗端給客人飲用,即人們日常所說(shuō)的“蓋碗茶”。在漢回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喝蓋碗茶的習俗,而以中國的西南地區的一些大、中城市比較流行,最為出名的蓋碗茶就有“四川成都蓋碗茶”和“寧夏八寶蓋碗茶”。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蓋碗茶已成為當地茶樓、茶館等飲茶場(chǎng)所的一種傳統飲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飲茶。
作為沖泡器,用于多人使用
蓋碗作為沖泡器使用,是目前比較普遍的一種方式,也是符合大部分茶友認知的一種方式。之所以將蓋碗作為茶壺使用,主要是由于用蓋碗沖泡茶葉,看得到茶湯,容易把握茶湯濃度;亦可直接欣賞茶葉沖泡后的葉底情況;同時(shí),沖泡完之后,蓋碗也比茶壺更容易清洗。因而,蓋碗就演變成為了一種沖泡器具,與公道杯、茶杯等搭配,成了一種新形式的茶器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