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拼音:Lùān,注音:ㄌㄨˋㄢ。六安地區(qū)建置歷史悠久,夏屬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Lù)(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稱皋城。
六安瓜片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烘青綠茶的典型代表。其“瓜子型”外形和“拉老火”工藝,在中國茶葉中獨樹一幟。
歷史上對六安瓜片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六安瓜片vs.六安茶
六安瓜片vs.松蘿茶
六安瓜片vs.六安梅茶
六安瓜片vs.皖西大茶
巧了,每種說法都有考究。
六安瓜片vs.六安茶
歷史上有記載的是明清時期,六安茶作為貢茶,占有一席之地直到清朝咸豐年間貢茶制度終結(jié),歷經(jīng)兩朝近五百年。
很多史書都寫到過
1.“六安茶為天下第一。有司包貢之余,例饋權(quán)貴與朝士之故舊者。”(明·陳霆《兩山墨談》)
2.“六安茶:品亦精,入藥最效。但不善炒,不能發(fā)香而味苦,茶之本質(zhì)實佳。”(明·屠隆《茶箋》)
3.“松蘿香重;六安味苦,而香與松蘿同。”(明·熊明遇《羅岕茶疏》)
4.“天下名山,必產(chǎn)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實產(chǎn)霍山縣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陜?nèi)私杂弥?rdquo;(明·許次紓《茶疏》)
5.“居士姓茶,族氏眾多,枝葉繁衍遍天下。其在六安一枝最著,為大宗;陽羨、羅岕、武夷、匡廬之類,皆小宗;蒙山又其別枝也。”(明·徐巖泉《茶居士傳》)
6.“近以岕山茶為君,虎丘茶為相,六安、潛山茶為將。”(清·劉源長《茶史》)
7.“岕茶如名士,武夷如高士,六安如野士,皆可為歲寒之交。六安尤養(yǎng)脾,飽食最宜。”
8.“予少年嗜六安茶,中年飲武夷而甘,后乃知岕茶之妙,此三種可以終老。”(清·張英《聰川齋語》)
六安茶在當時品質(zhì)好地位高,與武夷茶、岕茶齊名。連明清小說《金瓶梅》、《紅樓夢》、《儒林外史》中都有寫到六安茶。六安瓜片茶是在六安茶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是六安茶的后起之秀。
六安瓜片vs.松蘿茶
明代,徽州休寧的松蘿茶與湖州長興的羅岕茶、蘇州的虎丘茶為三鼎甲。
這在史書上也有記載
1.“若歙之松蘿,吳之虎丘,錢塘之龍井,香氣濃郁,并可雁行頡頏。”(明·許次紓《茶疏》)
2.“今茶品之上者,松蘿也,虎丘也,羅岕也,龍井也,陽羨也,天池也。”(明·謝肇淛《五雜俎》)
3.“計可與羅岕敵者,唯松蘿耳。”(清·冒襄《岕茶匯抄》)
松蘿茶在當時屬網(wǎng)紅,各地紛紛效仿,仿的什么呢?制作工藝。松蘿茶作為炒青、烘青綠茶的代表,其制作工藝不僅被六安瓜片沿用,也對后世中國茶葉加工工藝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開后世中國各種名優(yōu)綠茶的先河。
知識小拓展:
松蘿茶制作特點是摘片和炒烘。
1、摘片:鮮葉要求嫩,并且“去尖與柄”、“斷蒂去尖”、“去其蒂杪”,即剪去葉尖(杪)和葉柄(蒂),“但留中段”。
2、炒烘:一炒鍋(殺青),一焙鍋(毛火),炒鍋用武火,焙鍋用文火,炒宜熱,焙宜溫,類似后來皖西地區(qū)流行的生鍋和熟鍋。將殺青葉“出之箕上薄攤,用扇扇冷,略加揉捋”,“再略炒,入文火鐺焙干”。最后,“復于此中再總焙”,入焙籠烘至足干。
徽州松蘿制取半葉,去尖與柄,霍山松蘿用全葉,不去尖與柄。六安瓜片茶的扳片和松蘿茶的摘片有異曲同工之妙;瓜片茶的生鍋和熟鍋作業(yè)繼承了松蘿茶“鐺二,一炒一焙,火分文武”;瓜片茶的小火也是對松蘿茶“復于此(烘籠)中再總焙”的繼承。
六安瓜片vs.六安梅片
片茶,顧名思義是一片茶的意思。唐宋時期的片茶是指餅茶,一片即一餅,是相對散茶、末茶而言的緊壓團餅茶,這跟唐宋時期的制茶工藝和文化環(huán)境有關(guān)。到了明清時期,片茶是指用葉片所制茶,比如松蘿茶。
史書上記載了
1.“貢茶:即南岳茶也。天子所嘗,不敢置品??h官修貢,期以清明日,入山肅祭,乃始開園。采制祖松蘿、虎丘,而色香豐美,自是天家清供,名曰片茶。初亦如岕茶制。萬歷丙辰,僧稠蔭游松蘿,乃仿制為片。”(明·周高起《洞山岕茶系》)
2.“《通志》:六安州有小峴山,出茶名小峴春,為六安極品?;羯接忻坊ㄆ?,乃黃梅時摘制,色香兩兼而味稍薄。又有銀針、丁香、松蘿等名色。”(清·陸廷燦《續(xù)茶經(jīng)》“茶之出”)
知識小拓展:
梅花片簡稱梅片,但不全是“黃梅時摘制”,梅片茶在清代也作貢茶,采制于春季。像銀針、梅片得名于干茶的外形,銀針是單芽,毛尖是連芽帶葉,梅片是葉片,這也表明梅片不僅原料是葉片,加工時也未經(jīng)手揉,從而保持了本身的外形特征。
史書又記載了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霍山縣志》卷之七“貨屬”:“茶,本山貨屬,以茶為冠。其品之最上者曰銀針(僅取枝頂一槍),次曰雀舌(取枝頂二葉之微展者),又次曰梅花片(擇最嫩葉為之)、曰蘭花頭(取枝頂三五葉為之)、曰松蘿(仿徽茗之法,但徽制半葉,霍制全葉)。皆由人工摘制,俱以雨前為貴。其任枝干之天然而制成者,最上曰毛尖,有貢尖、蕊尖、雨前尖、雨后尖、東山尖、西山尖等名(西山尖多出雨后,枝干長大,而味勝東山之雨前)。次曰連枝,有白連、綠連、黑連數(shù)種,皆以老嫩分等次也。至茶既老而不勝細摘,則并其宿葉捋而雉之曰翻柯,皆為頭茶。至五月初,復茁新莖,其葉較頭茶大而肥厚,味稍近澀。價不及頭茶連枝之半,是為子茶。”
大致來理解是,六安茶分兩類,一類是葉茶,一類是芽茶。葉茶包括雀舌、梅花片、蘭花頭和銀針,多作為貢茶。依葉片老嫩的不同分別加工成雀舌(嫩葉初展)、梅花片(一二嫩葉)、蘭花頭(三五成熟葉)被后來的瓜片茶所繼承。芽茶指連芽帶葉,上品稱毛尖(貢尖、蕊尖、雨前尖、雨后尖、東山尖、西山尖等),次稱連枝也稱大茶(白連、綠連、黑連),是六安茶的大宗。
雀舌、梅花片、蘭花頭都是六安瓜片的前身。
六安瓜片vs.皖西大茶
大茶是皖西地區(qū)的傳統(tǒng)茶類,有大蘭花、綠大茶和黃大茶。由于在毛火初干后,最后拉老火提香、足干,俗稱“干烘”,故大茶又稱“干烘”。
《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茶館里送上一壺干烘茶,一碟透糖,一碟梅豆上來。”
大茶的加工工藝一般為:炒生鍋→炒熟鍋→拉毛火→拉老火。由于大茶的鮮葉偏粗老,鍋大、投葉量多,加之溫度高,用手翻炒殺青吃力,于是改用竹絲帚或蘆花帚、苕帚翻炒,以減輕手的負擔,提高效率。其實,早在明代就有“手加木指”的替代。這一苕帚炒制特點被六安梅片(瓜片)、舒城小蘭花、信陽毛尖等吸收。大茶的原料連枝帶梗,梗中水分不宜透干,故在最后拉老火提香、足干。拉老火被六安梅片(瓜片)吸收過來,并推到極致。六安瓜片茶在制茶工具及工藝方面,與皖西大茶有許多共同之處。
音符
從六安瓜片和其他茶的淵源來看,它汲取了采制工藝的精華,原料、外形和工藝上保留著傳統(tǒng)加工特點,獨樹一幟,其超高的品質(zhì)特征使之在明清時期作為貢茶被廣泛傳播,如今仍在成國十大名茶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