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謂,字謂之,蘇州長州人。為人智敏,善談笑,尤喜詩,于圖畫、棋奕、音律無所不通。好佛教,慕道士,曾為朝廷營造宮觀及督山陵修建之事??梢?,丁謂有一般茶人應有的文化修養(yǎng)。但其人狡黠。“好媚上”,用現(xiàn)代話說是個馬屁精,所以并無茶人高潔的品質。正是這樣一個既象茶人,又不象茶人的貢茶官,才能造出奇巧的“茶玩意兒”。太宗淳化年間,丁謂為福建采訪使,大造龍團以為貢品。真宗時,丁謂又掌閩茶,并撰《茶圖》,詳細介紹建茶采造情形。因此世人皆知建茶之精。
蔡襄,字君謨,同樣是個能文能詩的人,還是書法家,為當時書家第一。但人品與丁謂恰相反。丁謂愛順著皇帝的意思說好話。蔡襄卻專愛挑皇上老兒的毛病,曾為諫官,并進直史館。丁謂專建議皇帝多化錢,什么封禪、修陵之事,皇上還怕沒錢,丁謂總能搜刮得足夠錢財,滿足皇帝奢好。蔡襄則專勸皇帝節(jié)儉,為翰林學士、三司使,較天下盈虛出入,量力制用。丁謂慕佛、道,但并非去悟禪理、明道德,而是搞巫蠱之事。蔡襄不大信天命,說“災害之事,皆由人事”,勸皇帝多作好事。他兩次知福州,曾開海塘,溉民田,減賦稅,修堤岸,植松柏七百里以護道路,閩人為之刻碑紀德。蔡襄與朋友交重信義,朋友有喪,斷酒肉而臨位痛苦。范仲淹等四人因受譖被貶,他作《四賢一不肖詩》,不僅宋人流傳,而且遼朝都敬佩。韓琦、范仲淹進用,他向皇帝進賀。其氣質、品德很象茶圣陸羽。所以,雖有“前丁后蔡”之說,丁謂只算得上茶官,蔡襄才是真正的茶人,并深得飲茶要旨。他曾作《茶錄》,分上下篇。上篇專論茶,正式提出色、香、味需并佳,指出餅茶以珍膏油面,于色不利;餅茶入龍腦,奪其青香;茶無好水則好茶亦難得正味。所以,他所介紹的并不是朝廷的龍團鳳餅,而是建安民間試茶的功夫。下篇論茶器,專講煮水、點茶的器皿,特別強調茶碗色澤應與茶湯色澤協(xié)調。人們只知蔡襄為小龍團的創(chuàng)始人,以為與丁謂一樣只知奇巧,其實正是蔡襄對宋代團茶制法提出許多相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