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臺灣中華茶文化學會創(chuàng)會理事長范增平以臺灣茶界代表的身份,首次將“茶藝”一詞引入大陸,成為首位在大陸公開演講和表演茶藝的特使。而他大陸之行的首站便是上海,那里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因此,當他見到赴臺參加學術交流的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日語系主任陸留弟教授時,竟有相見恨晚之感。
在近7個小時的品茗懇談過程中,陸教授流露出了他對當前茶界關于“茶藝”、“茶道”與“茶文化”界定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之現(xiàn)象的擔憂之情,范老師則旁征博引,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以歷史、哲學的視角對這三個概念的含義以及來龍去脈進行了全新解讀。
志同道合的兩位學者侃侃而談,妙語連珠。他們的對話,充滿了睿智,也體現(xiàn)出了他們對中華茶文化的獨到見地。
陸:您認為茶藝與茶道有區(qū)別嗎?
范:茶道與茶藝是“體”和“用”的關系,可以用方法論來清楚區(qū)別。“道”是無形的,看不到、摸不著,是形而上的;“藝”是有形的,表現(xiàn)于外的,是有形的器物、制度等,是形而下的。在茶中,能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藝。只有藝才能真正表演,道是無法表演的。茶藝偏向科學,茶道偏向哲學。
我把茶藝的界說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部分:廣義的茶藝是研究茶葉的生產(chǎn)、制造、經(jīng)營、飲用的方法和探討茶業(yè)原理、原則,以達到物質和精神全面滿足的學問;狹義的茶藝,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藝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藝術。
如何泡好一壺茶是屬于科學,是一種技藝。泡茶的方法有千百種。但要泡好一壺茶一定有個公式,一個最好的方法。雖然條條道路通羅馬,其中有一條是最省時、省力、最便捷的路,最適合您走的路。這條路就是我們茶藝學要尋找、探討的目的。
我常舉例說“以茶道為圓心,茶藝為半徑,畫一個圓即茶文化。”圓心是生命的定位、是生命的立足點。有立足點才能決定方向,才能選擇目標。有了方向、目標,才能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才是人生之道。學茶藝的目的,為的是追求人生之道。圓心定位在此,半徑愈長,畫出的范圍就愈大,茶文化的范圍也越大。
茶文化包括茶道和茶藝,其中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故茶文化中有行為、有物態(tài)、有思想、有制度,必須是物質加精神才是完整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形上與形下以茶藝來貫穿,茶道與茶藝的總和才是茶文化。
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悠久,但因沒有做科學的整理,用詞不準確、規(guī)范不明確,所以不夠有深度和高度,無法提升,也就不能形成茶道。中國人向來喜歡以茶會友,在品茶之余,談天說道,意興遄飛,人人自以為離“道”不遠,但曲終人散后,則依然故我。似這般的清談聊天,哪能把“道”聊出來?“道”可以自由地表達,但需要“悟”,沒有悟的道未必是真道。道要傳達給別人理解,一般庶民需要有工具、載體和過程。茶藝即是這個部分。
日本茶道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茶文化中的一種典型,那是因為他們的茶中有規(guī)矩、有禮法。中國人則一向不喜歡守規(guī)矩,所以我認為現(xiàn)階段如果要提升中國茶文化,應該先強調(diào)“藝”,以藝來自我約束,規(guī)范自己,當藝表現(xiàn)得爐火純青了,就自然入道了。就是孔子也要到七十歲以后才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我們一般人在初學階段更應遵循規(guī)矩而行。所以,學習茶藝是為了修習茶道。藝是助人進入道的工具、載體,是過程,同時藝也是道的形式、道的呈現(xiàn)?!肚f子》中有“庖丁解牛“的故事,解牛的刀法是藝,但解牛于無形是道,運刀能如此神妙靠的是藝中有道。
陸:現(xiàn)在的茶藝表演,表演者年紀很輕,應該沒有太深的茶道修養(yǎng),但他“藝”的表現(xiàn)非常完美。這中間的“道”和“藝”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范:藝的表現(xiàn)需要有道,才會有深度的美;而道的體會是需要悟。悟。是積累起來的。人的聰明智能是修行來的,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學習實踐的功德來,累積得越多,聰明智慧就越高。年紀雖然輕,有悟性,聰明智慧高,表現(xiàn)出來的藝是有深度的美,自然就完美,因為它是有道的藝。
陸:“茶藝”這名詞,古人為何沒有想到?
范:茶文化發(fā)展已經(jīng)幾千年了,過去的人,或說古人,并沒有把應用茶和對茶體會的哲學、思想,清楚地、系統(tǒng)地以科學的方法表達出來。思想的表達或表現(xiàn)是需要方法的訓練和學習?,F(xiàn)代人提出“茶藝”,是領悟到茶文化的核心,且能準確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能表現(xiàn)出來才能傳承,才能普世接受。茶藝可以說是實踐、務實的茶文化表現(xiàn)。針對事物用準確的語詞來表達。這代表我們現(xiàn)代人的進步吧!
陸:當年婁子匡先生提出的“茶藝”是何意義?
范:基本上是等于“茶道”,是茶道具體的一面,也就是說要把茶道讓人實踐,務實地享受茶的生活。茶藝是茶道的具體實踐,走向茶道的一步一步過程,就是“藝”,就是“茶藝”。茶道和茶藝,可以說是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語詞的一種表達。但是,在表達一種事物時必須具體,表示一種技能、一種職業(yè)時。更應該具體清楚。“茶藝”是一種具體的生活應用,是一種技藝。可以拿來表演,讓人欣賞的技藝,那就應該是“藝”了;“道”是無形無相的,怎么表演?所以“茶藝”這個名詞才是較準確的,“茶藝師”的稱呼才是較正確的。“茶藝師”這名詞是我提出來的,是經(jīng)官方認定的,這就是正統(tǒng)。如果說“茶道師”或“泡茶師”,那是不準確的。茶藝師還要懂得茶性,懂得與之相關藝術的運用;泡茶師只是泡茶,那是不夠的。
陸:您所闡釋的“茶藝”和陸羽當年提出的“茶法”有沒有區(qū)別?
范:是相通而不相同的。茶藝的理論建設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我只是一個開拓者,提出一個方向,可能要經(jīng)過弟子、再傳弟子的努力,才能有一個完整的學理、一個堅實的理論架構。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當茶能彰顯道時,道就寄托在茶中;當茶不能彰顯道時,道又會寄托在別物中,或許寄托在咖啡為咖啡道,或許寄托在餐飲為餐飲道……而茶為何能彰顯道,適合道寄托?因人類發(fā)現(xiàn)和應用茶已有數(shù)千年,經(jīng)過數(shù)千年來前賢、大德不斷的從各個方面探討研究應用茶,建設茶的技藝、禮法,使茶中有藝,而藝可入道。
“茶藝”和“茶法”是相通而不相同的。“茶藝”、“茶法”、“茶道”,甚至于“茶技”,都有所不同,例如黃種人中有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而中國人中有張三、李四、王五、趙六。技、藝、道、法,古圣先賢早已詮釋清楚,為什么到了茶,就含糊不清呢?這是商業(yè)的結果。中國的茶商業(yè)是很落伍的行業(yè),茶文化、茶學術沒有盡到責任,一直讓茶商業(yè)在含糊中取得利益。
陸:日本在1868年的明治維新時,把歐洲的藝學引進,并與中國的道成功結合后有了今日的茶道。臺灣看起來已走了一半,應該會走向成功。
范:在這一點上,臺灣領悟到了修道要有方法,大陸現(xiàn)在也有些領悟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茶藝將進入藝道的領域,將是世界人類的幸福。
陸:中國文化元素很多,但還沒有整合,需要有人來做整合的工作。
范:茶文化是東方文化的精華。日本人的一切生活面都受茶道的影響,他們生活的規(guī)矩是從茶道中來的。學茶并不是學大道理,就是學習注意生活小節(jié)、注意細微的地方,果真如此,一生行事必定失誤少,累積的成就自然就比較大,從茶藝的規(guī)矩中學習成就大事的能量。
陸:大陸在改革開放以后。開始發(fā)展經(jīng)濟。雖然經(jīng)濟起來了,但也失去了很多東西,例如文明禮儀、道德規(guī)范的缺失,我也是因此才進入茶文化圈的。
范:我認為依人類思想的發(fā)展進程來看,未來應該是要以人為本的。而以人為本的就是茶,茶人是社會上的君子,有一點使命感、有一點作為、有一點紳士風度,像一個人的樣子。而人能成為一個人的特質,就是有個“禮”在,而禮就是規(guī)矩。喝茶有規(guī)矩,把規(guī)矩表現(xiàn)出來即“茶藝”。如果不提茶藝。喝茶用塑料杯、紙杯就好了。為什么大家會不滿足于塑料杯、紙杯?
英國著名的文學家湯姆士·德昆西說:“茶永遠是最聰慧人的飲料”。我們茶人對建立社會規(guī)范這件事,是可以有貢獻的。
陸:我認為中國茶中,道家的成分是不是占得比較重?
范:道家講修道,非常講究陰陽調(diào)和。現(xiàn)在中國人講泡茶是“道”,近年來又流行起茶席設計,但卻沒有把道家的思想理論陰陽五行的元素考慮進去,那么茶中所謂的道就沒有了根據(jù)?,F(xiàn)在許多人講茶道,是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
陸:范先生您能不受意識型態(tài)左右,客觀、科學地評論觀念性的東西,這是我很敬佩的。您的“道”是很自然地引導人改變。我們大陸現(xiàn)在也在改變,人們的觀念逐漸往客觀方面走。
范:大陸現(xiàn)在是改變的好時機,尤其是茶文化方面。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產(chǎn)茶國,也是飲茶人口最多的國家,茶是中國的國飲。過去我不敢說,現(xiàn)在我要大聲說,中國現(xiàn)在是“有茶無道”。要提升茶文化,才能離開庸俗、低俗、媚俗的風氣,才能是有品味的人,才能是文明的社會。在這方面需要有一批人出來引導,引導往富而好禮的方向走,建設“有茶有道”的社會、有品味的社會,成為現(xiàn)代文明的社會。
陸:從文化角度談,弄什么都要有民意基礎。以后不只要以人為本,還要以法為本。所以要在此時趕快建立規(guī)矩。向人民倡導時要平民化地講,不要都用政治口號。
范:臺灣建筑大師漢寶德曾說過:“美要從茶杯開始”。茶文化就是從細節(jié)開始、從日常生活的實踐開始,不能只落在空談上,要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生活的規(guī)矩,提升人民的素質,建立富而好禮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