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間用以待客的各種“零吃”統(tǒng)稱為“萬茶”,估計是一邊喝茶(其實多為白開水)一邊佐吃,而且五花八門,故曰“萬茶”。糖曬、鹽漬、醋浸、鍋炒、火焙、水煮、...等等,皆可為之,以“油炸或煎”為上。這里說的“煎”,實為油炸。
或有喜事,如“收親”(即結(jié)婚)、嫁女、孩子“三朝酒”或“周歲酒”、老人做壽、過屋(即喬遷)、...或是過年,有客要“得應(yīng)”自然要“端萬茶”,“煎萬茶”勢在必然,也是形勢逼人。
尤其過年,到了年底,早的農(nóng)歷一過20,最遲不過28,因為29是最后一個可以“打堂毛灰”(即以廚房‘俗稱灶面’為中心的家庭大掃除,過去鄉(xiāng)間廚房火塘燒柴為主,烏黑的煙灰層層凝結(jié)在樓伏、樓板以及廚房里的家什上,俗言“堂毛灰”)的“逢單日”。“煎萬茶”大灶燒柴、大鍋燒油,油煙滾滾、火灰騰騰,自然安排搞衛(wèi)生在后。
以糯米為主料,先用清水“浸生”(一般浸一天一夜,用手一捏成粉),再一盤一盤置于“撲凼”(一段原木,斷面挖成半球形偏深的凹穴,或為石制,曰:石臼)內(nèi),用“木棰哩”打成粉。(木棰哩,取一段80CM左右長、直徑10cm左右的堅硬原木,靠中間挫榫眼安裝80cm左右長直徑4cm左右的木把,捶打的一頭削成球面形。)。一般男丁掄棰打,女眷一邊篩,篩出的粗粒再放回“撲凼”打。篩粉的用具叫“篩籮”(篾制、圓形,一面繃有能漏下細粉的一種合成濾布),底下承裝粉的是“團箕”(篾制、扁圓形,平常用以承曬東西)。
粉打好了,即開始“做萬茶”,一般是一邊做一邊煎,所以要人手相幫,幫手或是好鄰,或是姐妹妯娌,小孩有時也要添只手,而小姑娘定要跟著,因為請來相幫的都是既利索又在行的好手,小姑娘加盟是個好學(xué)習的機會。
老家煎的“萬茶”多是三種外形:“油炒哩”(即市面上的“南花根”),“尜哩”(有立體感的菱形),“煎豆”(黃豆或花生仁、外面裹著粉,市面上最多)。宛如和面,用開水化紅糖和好糯米粉。制“油炒哩”,則如搟面搟成扁平帶狀,用刀切或剪刀剪,成一根根筷子頭粗細、寸半許長,油一炸,如小姑娘小手指一般樣子;做“尜哩”,要搟得更扁更寬,然后中間對折成雙層帶狀,從對折底部開剪,一短一長剪口,短剪留縫,長剪斷成“句”——小幫手就一句句掀開、稍稍拉平,一頭彎過從縫中間穿過,輕輕一拉就成立體的長菱形,油炸硬化,有菱有角,撐起有空隙,待客裝盤有“哈若”(即實際容量較少,看起來較多);“滾(音:哩)煎豆”是個技術(shù)活——要在豆子(或花生仁)外面裹一層粉,均勻又不露“陷”真的看起來容易“哩”起來難。記得有笑談,說城里人新奇——這一粒粒豆子用手包進去,這要多少人手多少工夫啊!先將粉和成稀糊狀,加入豆子和勻,再一起放入干粉中,豆子被糊住,外面粘粉,再用“米拉”(竹篾制成的篩米的器物)團團轉(zhuǎn)地篩,篩下多余的干粉,同時把“煎豆”篩得圓圓。做這個要工夫,煎也要技術(shù)。火候恰恰好,在于燒火的與握“撈箕”的操盤手配合好。欠火候,嫩了,耗油,又不燥(即不脆)還可能豆子未熟透;過火了,顏色焦黑,豆子都有苦味。
煎出來的“萬茶”,以干索(即不油乎乎)、飽滿、膨松、香脆、粗細均勻、色澤金黃為佳品。記得當年在外讀書,寒假返校帶的“萬茶”被女同學(xué)評價為“看起來土氣,吃起來好味”。“萬茶”煎得好不好、多不多,很直接地反映出一個家庭的殷實程度和當家女眷的操持與聰慧。記得過去到了年底,整個村落都彌漫著“煎萬茶”的誘人香味和“作豆腐”的石膏水味,那就是過年的味道。
現(xiàn)在,“煎萬茶”首先是用電動磨粉,又快又細,過去“打粉”的器具只能在“民俗館”里重溫歲月了。也很少有人家再“煎萬茶”了,一來市場繁榮,價廉物美,各種“萬茶”應(yīng)有盡有,而過去,就是有錢也買不到,受計劃供應(yīng)限制,老百姓又沒有糧票,何況有幾個土里刨食的人口袋里有現(xiàn)錢?二是油茶山生物是多樣化了,柴草高過人頭,油茶樹即使靠天幫忙結(jié)了幾個“茶籽木籽”,不是那青壯年勞力是摘不回的。舉目鄉(xiāng)村,青壯打工去,老人守家園。“煎萬茶”耗油,不是那“茶油”根本就煎不出傳統(tǒng)的那個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