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芫花、細辛、川椒、蘄艾、小麥、細茶各3~5克。 【功用】祛風(fēng)殺蟲(chóng),清熱止痛。 【主治】齲齒牙痛及風(fēng)火牙痛。 【制法】上藥加水250~500毫升,煎至150~300毫升,置保暖杯中備用。待溫時(shí)漱口后吐
【組成】龍眼肉4~6枚,蓮子、芡實(shí)各2O克。 【功用】補血安神。 【主治】①神經(jīng)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盜汗,夜不能寐。②熱病后心悸、失眠、自汗盜汗。 【制法】龍眼取凈肉,蓮、芡杵碎,以清水適量煎沸
【組成】何首烏200克,懷牛膝150克。 【功用】補肝,益腎,養血,祛風(fēng)。 【主治】冠心病,高血脂癥,腰膝酸軟。 【制法】上藥研成粗末。每取15~30克,放暖水杯中,沖入沸水,蓋悶20分鐘后,代茶隨意飲服
【組成】炙甘草135克,川桂枝6O克,生姜、紅棗適量。 【功用】益氣,和營(yíng),溫經(jīng)通脈。 【主治】氣虛心悸。 【制法】前二味共研成粗末備用。每取15克,加生姜2片,紅棗6枚(去核),放暖水杯中,沖入沸水
【組成】銀耳15克,太子參25克,冰糖適量。 【功用】益氣養陰,安神。 【主治】①病后體虛,時(shí)有氣少、氣短,心悸心慌不安。②神經(jīng)衰弱。 【制法】將銀耳用溫水發(fā)開(kāi),與太子參同煎至銀耳熟爛,去太子參
【組成】龍眼肉4~6枚,蓮子、芡實(shí)等量,加水燉湯于睡前服。 【功用】養心安神,補脾,澀腸。 【主治】貧血,神經(jīng)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盜汗。 【制法】蓮子、芡實(shí)各30O克,研成粗末。每取20~30克,放暖
【組成】制半夏4.5克,秫米9~15克。 【功用】和胃化濁,安神。 【主治】失眠伴有胃弱,消化不良,或伴心悸,用一般安神藥無(wú)效者。 【制法】按上述二藥用量比例,加30倍量,研成粗末。每取2O~3O克,放
【組成】合歡皮12克,夜交藤18克。 【功用】解郁和血,寧心安神。 【主治】心悸失眠。 【制法】將二藥洗凈,切碎,置保溫瓶中,以沸水適量沖泡,蓋悶15分鐘,取汁加蜂蜜少許,代茶頻飲。每日1劑。 【
【組成】徐長(cháng)卿根50克,豬精肉200克,老酒100毫升。 【功用】祛風(fēng)活絡(luò )止痛。 【主治】①風(fēng)濕痹著(zhù),阻滯氣血所致的肢體關(guān)節疼痛。②風(fēng)濕痹阻引起的腰痛。 【制法】上藥加水500毫升,煎煮6O分鐘左右(以肉
【組成】薄荷9克,淡豆鼓10克,連須蔥白4株。 【功用】發(fā)散風(fēng)熱。 【主治】外感風(fēng)熱,頭痛昏脹,發(fā)熱微惡寒,全身無(wú)汗,肢體酸楚不適,此證尤以春季感冒為多見(jiàn)。 【制法】按照原方藥物組成劑量為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