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茶,聽茶的傳說,聽神秘和淵遠,聽的是茶的文化。看茶,看的是茶的禮節(jié)和禮貌,是對茶和茶文化的耳濡目染。而喝茶,是用茶來交友待客,用茶來消渴,用茶養(yǎng)心養(yǎng)性,茶從文化符號過渡到了實際生活中,茶就是實在的顏色和氣味,茶就是平常自然而又濃淡相宜的生活和心情。
長知識
【喝普洱茶不能同吃的食品】茶葉味苦性寒,人們飲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葉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強消化機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涼之性,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如茶中加糖,就會抑制這種功能。但古籍中也有茶葉配白糖療疾的偏方,作為食療可以,若平時飲茶則不宜配糖。
【牢記飲茶養(yǎng)生這四忌】“體寒貪早綠,性燥愛新焙。老幼品茗過,酒醉釅茶催。”——體寒的人不宜喝剛采制的新春綠茶,體熱的人不要貪喝新上市的重焙火茶品,老人和少年不適宜飲茶過多,酒后不要立即喝釅茶解酒。你記下了嗎?
【普洱茶一清二純三正四氣】好的普洱茶有四要,一要清——味道要清,不可有霉味);二要純——茶色要棘紅,不能像墨汁;三要正——存放干倉,不可潮濕;四要氣——口味溫和,不可五味雜陳。
碎碎念
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
【品茶清心】我們雖非僧侶,卻也是云水的自由而游行于人間,如是思維,我們的疏也就拔就如云,我們的情感也就靈動如水了。喝完茶,我們再度走向人間,帶著春茶的清氣,愛也清了,心也清也。喝完茶,我們再度走入風塵,帶著云水的輕松,步履也輕了,行囊也輕了。
品茶是一種修行,一種找回自我的感知的方法。在這個浮躁的年代,靜下心來喝茶,恢復長久以來已經麻痹的知覺,敏銳捕捉自己對茶的真正感受。勇敢與別人交流喝茶體驗,與人分享,不人云亦云,才是品茶的精神。
喝茶與品茶,講究的是一個“靜”字。這個“靜”中蘊含了儒家文化,也體現(xiàn)了中原佛教文化中的“佛”字哲學。那就是不是為了純粹喝茶而喝茶,端揚、講究的是一種靜態(tài)人生的思考。
茶不過兩種姿態(tài):浮、沉;茶人不過兩種姿勢:拿起、放下。浮沉時才能氤氳出茶葉清香;舉放間方能凸顯出茶人風姿;懂得浮沉與舉放的時機則成就茶藝。茶若人生,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拿得起放得下。待這茶盡具凈之后,自有人會記得你是如何的真香滿溢。
茶,自古皆是國人之愛,不但因它醇香怡人,還因品茶就如品人生苦樂一般,甘苦自知。茶香之中似乎也蘊藏著某種人生意味,在細品之余,唇齒留香。念起茶這個字,總能感覺到恍若余音繞梁的獨特韻味,隨后便生出一份淡泊清雅氣質來。
【人生如茶】茶,從生長,加工到最后成為杯中香茗,每一次都遭遇了無數的磨難與艱辛,最終實現(xiàn)了它的存在意義。人也如此,只有經歷無數風雨,才會迎來春暖花開的迷人風光。
喝茶語錄
農產品
友一:真惡心,上次我敲茶,敲出一根頭發(fā)
友二:這有什么,我敲出過一根鐵釘
友三:這都是小意思,我敲出過一根雞毛
友四(真在收拾剛剛喝過的茶餅):啥也別說了,上次我在這塊餅里敲出過半個小強呢!另外半個一直沒找著。
眾:嘔吐
點評:食品安全是個大問題!尤其是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