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一生官運坎坷,時不時的被貶官左遷,可是所到之處無不留下關(guān)于茶的佳話。被貶到儋州之后,雖然海南島的物質(zhì)條件極為艱苦,而蘇東坡仍然難以忘掉茶的清雅。但在這個孤懸海外的荒島之上,得到點好茶又談何容易?“曾坑一掬春,紫餅供千家。懸知貴公子,醉眼無真茶。崎嶇爛石上,得此一寸芽。緘封勿浪出,湯老客未嘉。”于是乎,蘇老夫子自己就種起茶來了。蘇軾在山場上完全同意陸羽《茶經(jīng)》中“上者生爛石”的說法。
蘇老夫子除了《種茶詩》《乞茶詩》說清道明種茶之法以外,更在《次韻周種惠石銚》詩中說道“銅腥鐵澀不宜泉,愛此苞然深且寬。”東坡認(rèn)為銅和鐵制作的煮水器都不夠好,從而改進制作了一種石制的提梁銚。后來有種傳說,現(xiàn)在紫砂壺中的石瓢就是由此造型發(fā)展而來的。
至于這品茶的人,也是有講究的。蘇東坡在海南有個得意門生叫姜唐佐。姜唐佐自瓊州專門到昌化軍隨東坡學(xué)習(xí),一天他來到桄榔庵陪侍先生談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就派人冒雨給先生送來一包好茶。前面已說過,在當(dāng)時的儋州想得到佳茗是多么的不容易!蘇東坡甚為高興。又隔了一天的早上,雨過天晴,心情爽朗,蘇東坡的茶興上來了,他立即寫了一個便箋讓人給姜唐佐送去,信中這樣說:“今日雨霽,尤可喜。食已,當(dāng)取天慶觀乳泉潑建茶之精者,念非君莫與共之。”信剛送走,官方通知巡檢有會,不得不取消此次相邀。但他還是茶興未消,又寫了一箋,說如果會散得早了,你還能來共同品茶否?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蘇東坡茶興大發(fā),非要與唐佐相飲,而且說“念非君莫與共之”,這里蘊藏著在那個及其艱苦的環(huán)境中,蘇東坡產(chǎn)生的一種新的茶文化觀。“蓋飲非其人茶有語,閉門獨啜心有愧。”沒有好的茶友,茶道也難興啊!好茶不會獨自享用,因為如此珍貴的佳茗如果不與知己君子共飲,便是愧對好茶。
士大夫自然也不忘借著茶來針砭時弊。在《試院煎茶》結(jié)末“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僅從字面上看,道出了茶飲與瀟散、閑適、詩意棲居人生狀態(tài)之關(guān)系。假如再多了解一些政治背景,那就更有意思了。清代大學(xué)者翁方綱分析說,那時王安石當(dāng)權(quán),改科舉取士之法,罷掉過去的詩賦、帖經(jīng)、墨義,專門用對策,限定千字。蘇東坡反對王安石的專制之法,他在《呈諸試官》一詩中有“聊欲廢書眠,秋濤舂午枕”,此詩中又有上述二句,都寓含嘲諷之意。把茶飲與國家大事的議論幾乎不留痕跡的結(jié)合一起,這就是蘇東坡的本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