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雖文采早發(fā),資質(zhì)過人,卻因家境貧苦,直到二十八歲才到長安應試,登進士第;三十一歲再應吏部試,中甲科進士,任秘書省校書郎,因而認識元稹。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入為翰林學士,并與元稹、李紳等人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不在「嘲風雪,弄花草」而是在「救濟人病,裨補時闕?!共⑻岢觥肝恼潞蠟闀r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沟奈膶W理論。白居易作詩講求通俗淺白,平易近人,哪怕會被人說成「俚俗」。宋人惠洪《冷齋夜話》載:「白樂天每作詩,令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箍梢娝粌H提倡白話詩歌,同時也是個實踐者。他將《白氏長慶集》的近三千首詩,分為四類: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他自認為諷諭、閑適兩類最具價值,諷諭詩「上可補察時政,下可泄導人情」,反映出社會現(xiàn)象,而閑適詩則表現(xiàn)出他生活中較閑適的一部分。
融雪煎香茗 春深一碗茶
《白氏長慶集》中,多次提到品茶的情景,顯示他悠閑生活型態(tài)的一面。自古以來,酒一直是中國文人的生活必需品。酒,當然也是白居易的最愛,他還曾做十四首《勸酒詩》,在序中提到他常利用公務(wù)閑暇飲酒賦詩(「予公秩東都,居多暇日,閑來輒飲,醉后輒吟。」),但茶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伴,每每在他酒渴之時,往往就會想到喝茶解酒止渴,“藥銷日晏三匙飯,酒渴春深一碗茶。”(《早服云母散》)“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滿甌似乳堪持翫,況是春深酒渴人。”(《蕭員外寄新蜀茶》)“驅(qū)想知酒力,破睡見茶功。”茶是解渴良品,亦是提神良方。
辟園植茶 悠游山林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直言被貶江州司馬。次年,某一天他來到潯陽江邊,聽到江上傳來琵琶聲,聽到商人婦人凄涼的身世,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自己命運相同,遂寫下了有名的《琵琶行》。次年,他游廬山香爐峰,見到香爐峰下“云水泉石,絕勝第一,愛不能舍”,于是蓋了一座草堂。后來更在香爐峰的遺愛寺附近開辟一圃茶園,“長松樹下小溪頭,斑鹿胎巾白布裘;藥圃茶園為產(chǎn)業(yè),野鹿林鶴是交游。云生澗戶衣裳潤,嵐隱山廚火竹幽;最愛一泉新引得,清冷屈曲繞階流。”(《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悠游山林之間,與野鹿林鶴為伴,品飲清涼山泉,真是人生至樂。
白居易愛茶,每當友人送來新茶,往往令他欣喜不已,《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曲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詩中敘述他在病中收到友人忠州刺史李宣寄來的新茶時的興奮心情,立即動手勺水煎茶,并從「不寄他人先寄我」句可看出兩人之間深厚的情誼。此外從《食后》:“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何處堪避暑》:“游罷睡一覺,覺來茶一甌。”《閑眠》:“盡日一餐茶兩碗,更無所要到明朝。”(《閑眠》)這些詩中,知道“醒后飲茶”似乎成了白居易的一種生活習慣。
樂天知命 禪茶一味
貶江州以來,官途坎坷,心靈困苦,為求精神解脫,他開始接觸老莊思想與佛法,并與僧人往來,所謂「禪茶一味」,信佛自然與茶更是離不開的。“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身心無一系,浩浩如虛舟。富貴亦有苦,苦在心危憂;貧賤亦有樂,樂在身自由。”(《詠意》)
吟詩品茶,與世無爭,忘懷得失,修練出達觀超脫、樂天知命的境界。
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因牛李黨爭日烈,朝臣相互攻訐,白居易上疏論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到杭州之后,白居易修筑西湖白堤,以利蓄水灌溉,又浚深李泌舊鑿六井,以便人民汲飲,因此受到杭州百姓的愛戴、感念。而杭州任期,也是他生活最閑適、愜意的時刻,由于公事不忙,遂能「起嘗一甌茗,行讀一卷書」獨自享受品茗、讀書之樂。而「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詩人更進而欲以好茶分享好友。
酒茶老琴 相伴以終
后來唐室國祚日衰,亂寇時起,白居易已無意仕途,遂告老辭官。辭官后,隱居洛陽香山寺,每天與香山僧人往來,自號香山居士?!盖倮镏勎O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埂副窍悴枋旌?,腰暖日陽中。伴老琴長在,迎春酒不空。」詩人在此暮年之際,茶、酒、老琴依然是與他長相左右的莫逆知己,唐武宗會昌六年(公元846年),詩人與世長辭。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