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芽共舞丨第六屆福鼎市白茶”開茶節(jié)” 即將到來
—————1年的等待只為首日芽
一枚的茶芽,想要贏得喝茶人的尊重,并非易事,
這不僅需要制茶人一年四季的精益求精,
同樣在工藝上也要始終如一地延承,革新,
技藝的量變終有一天才會到達品飲觀感上的質(zhì)變,
濃情能夠走入人心,茶香能夠傳揚四方,年復(fù)一年,都是如此,
為人如此,為茶如此,
而世事其實,也皆是如此...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2017年3月25日即將舉辦的第六屆福鼎白茶開茶節(jié),圖為央視直播組)
(湖南衛(wèi)視《茶頻道》直播組)
(日前,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新聞中心就已經(jīng)走進福鼎,為直播的順利開展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
在白茶逐漸走向復(fù)興的這十余年間,
白茶行業(yè)從產(chǎn)業(yè)鏈到文化塑造上都開始進入了更為規(guī)范化的時代,
而茶葉用語的統(tǒng)一,自然也是勢在必行,
首日芽,便隨著這個時節(jié)應(yīng)運而生。
每一年的清明前,都是白茶茶芽采摘最好的時間,
福鼎眾多茶園海拔的不同,會讓每一片茶園的采摘時間略有不同,
但終歸來說,首日芽,都是每一片茶園采摘下的第一輪茶芽;
關(guān)于首日芽的民間說法,
在白茶故鄉(xiāng)福鼎市的諸多老茶鎮(zhèn)上,
以及民間茶人的說法當(dāng)中,多年來始終都未曾統(tǒng)一,
“頭春,頭采,頭輪,頭水,首茬,頭茶”等等眾說紛紜,
而其最根本的內(nèi)涵,無非都是為了說明,
這是白茶茶園每年春早春采下的第一批茶芽,純芽頭的茶青,
用來制作白茶的“茶中仙女”——白毫銀針。
白茶,作為我國傳統(tǒng)六大茶類之中最原始最自然的茶葉,
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位列中國十大名茶的白毫銀針,
尤其,是以明前的白毫銀針為茶中圣品,首日芽,更是其中翹楚,
清代周亮工《閩小記》曾記載:“太姥山有綠雪芽,今名白毫,色香俱絕,產(chǎn)者性寒涼,功同犀角,為麻疹圣藥,運銷國外,價同金埒”。
因此,首日茶芽的采摘,
無論是對于福鼎民間茶農(nóng),茶人還是茶商來說,
不僅在經(jīng)濟上帶來了一年最早,最快,最好的一部分收益,
同時也是吹響了每一年茶市開啟的號角,
更是民間茶人多年來通過氣候、茶芽產(chǎn)量、茶芽品質(zhì)、制茶工藝的因時制宜來衡量全年茶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方針的標準。
想要采摘和制作上好的白毫銀針,時間是關(guān)鍵,
時辰早了,露水未退,時辰晚了,日頭就高..
火候不到,眾口難調(diào),火候過了,茶芽就焦..
而三月的福鼎,又常常彌漫著朦朧的煙雨,
雨水,對于想要做好白茶的茶人來說,是一個幸福的煩惱,
有雨水,茶葉才能快速的生長,
雨水和潮濕的天氣,
對于追求天然晾曬,自然萎凋的白茶口感提升來說,又是難上加難,
在這個六十萬人的小城,有將近40萬人的生計與白茶息息相關(guān),
這是每一年茶芽采摘時,無法規(guī)避的問題,
幸虧于近年來,制茶工藝的不斷推陳出新,
人的智慧,終究還是克服了靠天吃飯的難言之隱。
首日芽在每年3月17,18日前后,便陸陸續(xù)續(xù)可以開始采摘了,
五個月的等待,早就讓一座城市的人蓄勢而待發(fā),
滿山遍野的茶農(nóng),背負著采茶所有的工具,行走在崎嶇的山間,
從清晨時分,就向著茶園進發(fā)...
古老的歌謠再次唱響,孩童們也在山路間歡快的嬉鬧奔跑。
白毫銀針之所以能夠入圍中國的十大茗茶,
不僅僅是在于國家級優(yōu)良樹種所成就它的巔峰品質(zhì),
更在于茶人采摘以及制作的繁復(fù)流程里,
傳承的濃情和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每制作一斤品質(zhì)優(yōu)異的首日白毫銀針,大約需要采摘二萬到四萬顆的茶芽。
采摘時就如同武林高手的過招;
每一枚芽頭的采摘,都需要雙手提、折、收、放,不停變換,配合,
唯有小心翼翼才能為白毫銀針的制作打下良好基礎(chǔ)...
數(shù)萬次的采摘,如同雙手與芽頭,數(shù)萬次的擁抱...
情化于此,一年的等待,也不愿再留白...
在茶農(nóng)辛勤的雙手往復(fù)里,芽頭積少成多,
顆顆飽滿,落地有聲..
一枚枚的銀針,喚醒了青梅時節(jié)的茶城,
也打開了古老城鎮(zhèn),通往四面八方的大門...
制好的白毫銀針,在水中獲得重生,
陣陣馥郁芬芳,口口鮮爽馥香;
這正是對于愛茶之人把滿腔熱血付諸于白茶的最好恩賜。
等到來年,春風(fēng)拂過,
茶芽們又會重新生長,
首日芽,
不僅是一年一次的采摘,一年一次的等待,
更是一年一次,可以馥制的情懷。
有愛的茶鄉(xiāng),永遠都是懷抱著希望,
有愛的茶芽,年復(fù)一年,都在萌發(fā)。
于2017年3月20日 春分日
《 愛的萌芽 · 首日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