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們的朋友都知道,每年這個時候,三聯(lián)愛茶都會招募一批不怕苦不怕累,想體驗做茶的讀者,來一場茉莉之旅,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提起茉莉花,很難逃出廣西橫縣和福建福州這兩個地方。我們此次“遇見茉莉,尋訪美人”的茶旅目的地選擇的就是的發(fā)源地——福州。“閩邊江口是奴家,君若閑時來吃茶。土墻木扇青瓦屋,門前一田茉莉花。”這首在福州廣為流傳的民謠道出了福州與茶、茉莉花的關(guān)系。
翁文峰老師是制作的一把好手,入行三十余年,再往上推算,他的家族在福州做花茶已經(jīng)有六代人的積淀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由他來開啟“你好茉莉”的主題都再合適不過。
提到福州茉莉花茶,就很難不讓它與廣西橫縣的茉莉花茶、四川的碧潭飄雪一較高下。顯然,這個問題也縈繞在諸多讀者心頭許久,因此關(guān)于茉莉花茶的分享會只是剛剛開場,就迫不及待提出了疑問。
對此,翁文峰解釋道,“茉莉花是影響茉莉花茶最終滋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每片土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土,產(chǎn)出的植物也就帶有了情感和溫度,差別也由此而來。除此之外,三個產(chǎn)地窨花工藝的側(cè)重點也完全不同。”
福州本土茉莉花其實是單瓣茉莉,相較于現(xiàn)在的雙瓣茉莉更加大朵,滋味清甜,冰糖甜明顯,但由于產(chǎn)量低,種植上存在一定的技術(shù)難度,因此1952年福州引入雙瓣茉莉之后就迅速被替代了。
采摘茉莉花是個苦差事,花開的時候是伏天,采摘又必須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進行。許是上天垂憐,我們?nèi)ゲ烧臅r候太陽時有時無,清風順著水面劃過,我們乘著一艘小小的渡船順利抵達茉莉島,穿過高低錯落的民居,從結(jié)滿龍眼和芒果的樹下走過,沿著田埂一路前行,看著兩旁栽種的農(nóng)作物和悠閑的雞鴨,還沒來得及享受太久這種愜意,鼻尖就嗅到茉莉清香。
采摘茉莉花可是相當有講究。摘花者要選擇將開未開的花蕾,連同下面的花萼一起摘下,這樣才能保證茉莉花被采摘下來之后仍舊是“活的”,晚上自然開放時窨制的茶葉才不會有“死氣”,也就是出現(xiàn)青澀的味道?;ɡ俦仨毚蠖枬M,要純白色,不能有一點偏青色或淡黃色,這樣才能保證在未來幾個小時后自動開放,盡情釋放香氣,使茶葉吸足清甜味。
花田很大,我們原以為很快便能收獲滿滿,結(jié)果直至離開也沒一個人能將自己的小花簍填滿一半——畢竟每次下手采摘前大家都會“三省吾身”:這個符合標準可以摘吧?應該足夠大和純白?還有沒有其他更符合標準的呢?
一趟采花之旅下來,所有人都變成了強迫癥和完美主義者,就連最后拍照的時候眼睛都在瞄著花枝上的茉莉花骨朵兒,找準機會就迅速下手。
下午天氣雖然還算配合,但在室外35度的高溫勞作兩個多小時的辛苦只有自己才能體會了。晚餐過后就是伺花的階段,為了更好地迎接花開和最佳狀態(tài)的香氣,我們早早就去到翁老師的茶廠喝茶聊天等待。
等到花骨朵逐漸綻開后就需要過篩,去除還未開或已經(jīng)開謝了的花,接下去,就能一層花一層茶地開始窨制了,七窨茉莉花茶意味著這個過程要重復七次,每一次都需要當天新鮮采摘的茉莉花。對于做茶人而言,將花與茶分層鋪好后,才是整個夜晚的開始,之后還需要看茶與花的狀況通花一次,直至早上起花,制茶才算告一段落。
為此,我們的一部分讀者夜里1點就起床奔赴通花現(xiàn)場,跟著制茶的師傅們忙到深夜3點才回到酒店,7點又起床參與了起花工作。
聞著滿室、滿身的茉莉花香,口中又是福州茉莉花茶獨有的冰糖香,這個七夕節(jié)與茉莉花茶的約會,真的有點甜。